第(1/3)頁 大連集訓的汗水與海風仿佛還黏在皮膚上,回到HEB市的金融學院校隊隊員們直接就地解散,便又各自奔赴不同的暑期軌道。 蘆東和張浩一頭扎進了兼職的汪洋,試圖在開學前彌補因癟下去的錢包;付晨則準備收拾行囊回家,說是要“閉關”苦練,爭取在新賽季把守的大門焊得更死。也要去籌之前欠哥仨的欠款,雖說哥仨一直說著不著急還 耿斌洋便也收拾好了行裝,奔赴下一個“戰場”——江北區青少年足球精英夏令營。與團隊集訓的熱火朝天不同,這次他需要獨自面對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角色也從隊員轉換成了助教。 出發前夜,717寢室例行“臥談會”。 “可以啊老耿,直接升級成‘耿指導’了,對付小屁孩,你這張冷臉正合適,往場邊一站,保準他們不敢偷懶。” 張浩躺在床上,翹著二郎腿調侃道 “滾蛋,我那叫沉穩。” 耿斌洋一邊檢查背包里的裝備和那本厚厚的戰術筆記,一邊回懟。想到要面對一群十二歲左右的孩子,他心里其實有點沒底。 蘆東湊過來,賤兮兮地壓低聲音道: “我說,夏令營里說不定有年輕漂亮的女老師或者大學生志愿者呢?你這可是脫離組織,單獨行動,你家凝練還不在你身邊,你可得管住自己,別犯什么錯誤啊!!!” “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我是去工作,賺錢,積累經驗。” 耿斌洋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道 付晨在一旁默默遞過一小瓶驅蚊液和一包喉糖: “江北那邊蚊子多,天天喊話費嗓子,帶著點。” 耿斌洋接過,心里一暖,點了點頭: “謝了。” 第二天耿斌洋就背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前往江北區青少年足球夏令營的公交車。焦健老師給他介紹的這份工作,不僅解決了下學期的大部分生活費,更給了他一個將理論付諸實踐的寶貴機會。 夏令營的基地條件比大連的訓練基地要簡陋一些,但氛圍卻更為純粹和熱烈。一群從江北區和各縣選拔出來的U12-U14年齡段的足球少年,帶著對足球最原始的渴望和對“大學生球星教練”的崇拜匯聚于此。焦健老師將他介紹給其他幾位助教和主教練——一位退役的職業隊青訓教練后,便拍拍他的肩膀道: “小耿啊,這幫小子精力旺盛得很,也皮實,拿出你在校隊學到的本事來,好好磨磨他們!” 工作比想象中更繁瑣,也更有挑戰。他要負責帶一個小組(被他私下命名為“攻堅組”),主要負責協助主教練進行基礎技術訓練、游戲化的分組對抗組織,以及鎮場子…… 晚上甚至要查寢,防止這群半大小子躲在被窩里用手電筒看漫畫或者偷偷玩手機。每天從清晨六點吹響起床哨,到晚上九點半查完寢,日程排得滿滿當當。身體的疲憊是實實在在的,但看著那些孩子在綠茵場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為了一個球權拼盡全力,因為一個漂亮的踩單車過人而贏得滿場喝彩,因為一次低級的停球失誤而懊惱地捶地,耿斌洋心里卻有一種奇異的滿足感和責任感。 他將從于教練那里學到的近乎嚴苛的訓練方法,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耐心,轉化成了更適合青少年的訓練內容。他格外強調戰術紀律和團隊配合。 “楊軍!” 他叫住一個總喜歡埋頭帶球、直到撞上人墻才罷休的胖墩墩的小前鋒,“知道你腳下有活,但足球是十一個人的游戲。看看你的左邊,李小明已經跑出空當了,為什么不傳?” “我、我覺得我能過掉他……” 叫楊軍的小男孩低著頭,囁嚅道。 “覺得?” 耿斌洋蹲下身,平視著他的眼睛,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在球場上,‘覺得’是最不可靠的東西。要用眼睛觀察,用腦子判斷。一次成功的傳球,比十次失敗的過人更有價值。去,和隊友做個撞墻式二過一,完成三次,算你完成任務。” 楊軍愣了一下,看著耿斌洋沒有半分玩笑的眼神,只好乖乖地跑向隊友。 對于防守隊員,他則反復灌輸位置感和協同性。 “張強!你是中后衛,你是最后一道閘!你的任務是守住位置,指揮防線,而不是盲目上搶!你上去了,你身后的空當誰來補?” “劉威!你和他是一個整體!要協同移動,保持合理的距離!就像……嗯,就像你們數學課上學過的聯動齒輪!” 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將復雜的戰術概念簡化、類比,努力讓這些孩子們理解。他發現那個叫劉威的瘦高個中后衛,雖然身體還單薄,但位置感極佳,敢于呼喊指揮,有點像縮小版的叢慶,便對他格外關注,私下里多教了他一些卡位和預判的技巧。 一天下午,進行分組對抗賽。耿斌洋所帶的“攻堅組”對陣另一個助教帶的“閃電組”。比賽進行到下半場,比分膠著。耿斌洋這邊獲得了一個前場任意球,位置不錯,但稍微有點遠。 “教練!教練!讓我來罰吧!我力氣大!” 幾個孩子看見有任意球機會爭先恐后地喊道。 耿斌洋看著那個站在球前,眼神里充滿渴望卻又帶著一絲緊張的小個子中場——趙旭,他是隊里腳法最細膩的一個,但性格有些內向。 “趙旭,你過來!” 耿斌洋走到場邊,拍了拍已經跑過來的趙旭肩膀,低聲說道: “還記得我昨天教你的,罰任意球時的步伐調整和觸球部位嗎?” 趙旭用力點了點頭。 “那就按你練習的來。不要想著一腳踢穿人墻,選擇角度,用巧勁。我相信你。” 耿斌洋的語氣很平淡,卻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 趙旭跑回場去,站在球前深吸一口氣,助跑,起腳!皮球劃出一道不算特別凌厲但弧線詭異的軌跡,繞過人墻,直掛球門遠角!球進了! “哇!!教練我進了!我進了!”趙旭激動地沖向耿斌洋,一把抱住他的腰,小臉漲得通紅。 耿斌洋被他撞得后退半步,臉上露出了罕見的、真切的笑容,揉了揉趙旭汗濕的頭發:“踢得不錯,角度很刁。”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那種純粹因為足球而產生的快樂,如此具有感染力。這種成就感,與在大學聯賽中進球或助攻截然不同,它更細膩,更關乎成長…… 就在夏令營開始后的第四天,一個新的身影出現在了訓練場邊。 那是一個穿著清爽運動裙、扎著利落丸子頭的女生,手里拿著一個專業相機和筆記本,正和夏令營的負責老師交談著…… 她看起來和耿斌洋年紀相仿,身材高挑,五官明媚,笑起來時眼睛像彎彎的月牙,充滿了陽光活力。 “給大家介紹一下!” 負責老師拍了拍手,召集了所有助教和工作人員, “這位是紀曉彤,是體育大學新聞系的大二學生。她受聘于夏令營主辦方,負責跟隊采訪、拍攝素材,撰寫通訊稿,為本次精英夏令營做宣傳報道。大家多配合一下。” 紀曉彤落落大方地做了自我介紹,目光掃過眾人,在耿斌洋臉上似乎多停留了半秒,隨即展開一個燦爛的笑容: “請大家多多指教,希望能記錄下孩子們和各位教練的精彩瞬間。” 接下來的幾天,紀曉彤的身影活躍在訓練場的各個角落。她拍照,做筆記,偶爾也會用清脆的聲音為小球員們的精彩表現喝彩。她顯然對足球很了解,不僅能準確叫出一些技術動作的名稱,有時甚至能看出戰術演練的意圖。 她似乎對耿斌洋格外關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