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冰泉玉笛-《劍林晚錄》
第(1/3)頁
洛陽往南三百里,有一山脈,名曰伏牛山。伏牛山自西北向東南,連綿八百余里,分漢水淮河于兩側,東南與桐柏山相接。伏牛山山脈巨大,山勢異常高峻雄偉,起伏不斷,狀若伏牛。
伏牛山脈東段,有一子山,名堯山;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宜人;山峰集雄、險、秀、奇、幽于一身。堯山下有一鎮(zhèn),就名堯山鎮(zhèn)。堯山鎮(zhèn)本是一座只有數百人的小鎮(zhèn),鎮(zhèn)上除了來游玩的游人風騷客,平日外來人極少。但這幾日,鎮(zhèn)子上居然來了不少攜刀帶劍的武林豪客,鎮(zhèn)子上的小客棧,早已住滿;便是鎮(zhèn)上有多余屋舍人家,也大多住了外面來人。
堯山鎮(zhèn)中有家小酒鋪,酒鋪雖小,名字卻起的響亮,曰“醉牛居”。醉牛居平日冷冷清清,從早到晚都不會有幾個客人,但這些日子來,日日爆滿,店鋪門口都經常擺滿上了桌椅,做菜的廚子連加了三個。
這日午時,酒鋪外靠西邊一棵大樟樹下,一桌坐了四名女子,其中一人五十左右;又一名三十四五;一名二十二三;最年輕的不過二十。那年長女子做道士打扮,竟是名道姑。雖年已半百,卻風姿綽約,儀態(tài)端莊,一眼便知年輕是定是出彩美人。另三名女子各有絕色,尤其最幼那名,粉臉如花,眉目似畫,極為美麗。四人均輕裝佩劍,一眼望去便知是武林人物。
“師父,你說丐幫與那摩尼教,今晚真的會斗起來么?”說話的是那二十二三的年輕女子。
那道姑搖頭說道:“為師也不知,若無人出來主持公道,打起來也極有可能。”
“那我們要出手么?”還是那名年輕女子,就她話多。
“兩派弟子均不下十萬,今日來此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我們能幫什么?”那道姑又嘆道:“摩尼教近幾年勢力大增,正面沖突也不弱于丐幫,自然也不會去忌憚多余的三五個對手。”
那最**子說道:“摩尼教都是奸詐之徒,當年開個什么英雄大會,最后不歡而散,還把林音搶走了。哼!”
原來這四人正是青玉子與盧紅綺、蘇玉、公西晚晚師徒。自六年前(756年)泉州萬石山英雄大會上林音被摩尼教帶走,一去杳無音信,不知他死活。從那日起,儋州瓊華派及丐幫均與摩尼教結下梁子。儋州地處南海,弟子也稀少,因此與摩尼教沖突不多;但丐幫弟子遍布華夏,人數極多,而摩尼教也不遑多讓,兩派弟子自然是沖突武斗不斷。三月前,兩派弟子又在洛陽群斗,因人數相當,也無特別犀利高手壓陣,最后斗了個不分勝負,便約十月初七在堯山紅楓谷決斗。這三月來,消息傳遍天下,本是一場小規(guī)模械斗,竟有演變成成千上萬人群毆之勢。最令人奇怪的是兩派高層也無人站出制止,似有默許之意。
那盧紅綺說道:“聽說皇帝從回紇借兵,以圖收復洛陽,而摩尼教正是回紇國教,若是真的趕走了洛陽叛軍,只怕摩尼教聲勢又要大上幾分了。”盧紅綺說話不多,但往往一開口就是一針見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