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老三回來了,” 江媽從小廚房的窗口,遞出了一盤糖醋排骨:“正好,幫我把這盤菜給端進去。” 自打屁股后面少了個應如畫,江媽頓時又回到了曾經忙里忙外的年月。 “您瞧瞧我這哪還有多余的手了,” 江山晃了晃手里的東西:“江川、刀把,趕緊過來幫忙。” 在江老三的喊話中,江媽立馬顯出了一臉嫌棄:“她不來還好,一來我更忙。” “您這就是使喚的少了,” 江山給老媽出主意道:“沒事多使喚使喚,保準業(yè)務水平就上去了。” 說話間,江川已經從錄像機前跑過來了。 一邊走,眼睛還不忘多往里面瞧幾眼,手里的一把瓜子也沒舍得丟下。 一看就不是來干活的。 “我跟你說小川,” 江山瞪了小妹一眼:“在媽沒出廚房之前,你就別惦記《上海灘》了,趕緊幫忙去。” “小哥~” “甭跟我來這套,” 為了能令小妹死心塌地的打下手,江山放話道: “只要你好好幫忙,等過完年我就帶你出去玩一趟。” “小哥你看你說的是什么話呀,” 江川轉身就進了廚房:“你就是哪都不帶我去,我也會在這幫媽的,對吧媽?” “……”江媽看了看自己這個小閨女: “行了行了,先幫我把菜端出去,這都快堆不下了。” “好嘞,”江川笑嘻嘻的端起了兩盤菜:“小哥,過完年你要帶我去哪呀?” “去哪兒?”江山笑著往電視上的《上海灘》指了指:“香江!” …… 一頓年三十的團圓飯,吃的那叫一個實在。 茅臺、小香檳,該開的都開了。 滿桌都在飄酒話。 到最后就剩幾個男同志時,竟差點沒把下一屆的領導班子給選出來。 “行了行了,今天就到這吧,” 江山感覺自己的酒也快到位了: “瞧伱們一個個吵的跟個真的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們說了算呢。” 江海同志的臉都紅了:“這不是自己家人聊著玩嘛。” “我可沒跟你們聊著玩,”江爸扶著墻站了起來:“不信你們往下看。” “爸,”江河在邊上扶了江爸一把:“您趕緊進屋趟會吧。” …… 1981年2月4日,人民群眾還沒有在年三十看春晚的習慣。 盡管浦江電視臺一連喊了快倆月。 但依照往年的習慣,這一會的娛樂活動還是以放鞭炮為主。 院子里,江山從屋里抱出了一只大紙箱。 江海領著兩個孩子,立馬就接了過來。 往地上那么一擺,整整一大箱的煙花炮仗,看的他們眼都花了。 江海遞給了老三一支煙:“就在這放?” 江山往前面看了看:“要不我們還是到前面去吧,放這玩意就得人多。” “那我們就走,”江海大手一揮:“走到群眾中去。” “三叔,這個綠胖子是怎么放的?” “三叔,我這個能拿在手里放嗎?” “都別翻了,” 江山一手一個,把兩個小腦袋從紙箱里拎了起來:“趕緊去找總編去。” “總編,” “爸爸,” 小魚和小白滿臉大笑的追了出去:“爸爸,你等等我們呀。” 到了前院后,幾個男同志領著幾個小孩子,一頓猛放。 給院子炸的一片迷霧。 一時間,51號小院都快裝不下他們了。 幾個小孩子又怕又愛的東躲西跳,差點沒把院子里碼的煤堆給沖了。 整個一嘻嘻哈哈、熱熱鬧鬧的大歡喜場面。 …… 一直等到江川跑過來喊,江海和江山才扛著倆孩子走了回去。 “你們回來的正好,” 江爸抬手一指電視:“正好趕上浦江臺的春節(jié)晚會。” 今晚甭管有多擠,一家人全都聚在了堂屋的電視機跟前。 就在一家人的嘰嘰喳喳中,浦江春晚的開場大聯(lián)唱登場了。 和之前去現(xiàn)場看的差不多,浦江臺的這場春晚,除了相聲基本上都是與經典電影掛鉤的節(jié)目。 唱唱跳跳間,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跟著回憶了一段“想當年”。 于是,江山家的堂屋里一直就在七嘴八舌的嘮哩嘮叨。 忽然,電視里的畫面一閃,一幕小橋流水、青磚綠柳的布景出現(xiàn)在了舞臺上。 緊接著,陶慧敏、何晴、李玲玉,三位戲劇團的姑娘,從舞臺的三個方向,開開心心的走上了舞臺。 隨著一塊跳上畫面的字幕,立刻讓堂屋里的聲音又高了一成。 “作詞江山、作曲江山,” 先頭還在跟小哥搶沙發(fā)的江川,興奮的指著屏幕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