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掛上燕京的來電后,江山的困勁也沒了。 抓過衣服往身上套的時候,才注意到了桌上的那只郵包。 按說,這只年三十那天收到的郵包,都不該在那天被他拿到。 巧就巧在郵局里管這塊的同志,正好認識江山。 索性就給他特事特辦了。 說起來,郵包里裝的也不是什么重要的東西。 但江山這會卻看的兩眼放光。 “可以嘛朱全能,” 看著手里的一張張照片,江山又體會到了,由設計圖變實物圖的大豐收喜悅。 “哥,” 趕緊推窗,沖著外面喊了一句:“你快來看看這個。” “怎么了?” 正在幫小白扎圍巾的江海,轉頭問了一句:“看什么呀?” 小廚房里,燉了一鍋魚湯的江媽,正忙著盛湯。 同樣也熬了一罐雞湯的李懷英,提著一只綠色的保溫桶在一旁等著。 聽到江山的一聲招呼后,李若誠和江海雙雙都往這邊來了。 “之前臨走的時候,我給村子里留下了幾張設計圖,” 江山把手里的幾張照片,遞出了窗口:“沒想到他們還真給做出來了。” 窗外,江海和李若誠低頭看著照片。 “這是……”江海看著照片上的一盞落地燈:“竹子編的燈?” “真漂亮呀,” 一張細竹編制的吸頂燈,籠著暖黃的燈光:“老三,這些都是你設計的燈?” “瞧著不錯吧,” 江山很滿意的看著自己的杰作: “比我想象中的效果還要好,看來他們還真是蠻適合干這活的。” 看著老三笑的那樣,江海的冷水及時潑了下來。 “那么開心干嘛,即便是人家按你說的做出來了,你是能幫他們賣還是怎的?” “……” 一句話就把江山說愣了。 當初光想著那些山里的竹子,能做哪些比籮筐更賺錢的玩意。 倒還真沒想過幫村里建一條產業鏈。 “怎么不好賣,” 李若誠指著照片道:“要真有的賣,我第一個掏錢。” “上個月國家剛出臺的規定,” 江海也點了點照片: “《加強市場管理,打擊投機倒把》,你讓村里的這些農民,上哪賣這些東西? 這可不是竹筐。 再說,就你設計的這些燈,在縣城估計也沒人買。” “那就……” 江山摸了摸如今的空子:“干脆讓四亭村成立一個村辦加工廠。” “這辦法我看行,” 江海幫著老三一塊摸: “集體都比個人好說,不過真要是那樣的話,你還真得幫他們找找銷路了。” “縣城肯定是不要想了,” 李若誠已經在想了:“好多地方連電都舍不得用呢。” “李叔說的對,” 江山看了看照片上的竹藝燈:“最好拉到城市來賣,如果能送出國,就更好了。” “賣到國外去?” 這么一說的話,江海也重新打量了起來: “嗯,拉去國外說不定還能賣個好價錢呢。” “沒錯……” 三個人一里一外的在窗口商量著。 已經收拾妥當的江媽,在里屋喊了起來:“都干什么呢?還不趕緊送我上醫院去?” 醫院里的二兒媳,還在等著她呢。 小魚和小白一聽,趕緊跟了上來。 這一次,他倆誰都不肯落下了。 “噢對對對,” 江山趕緊把車鑰匙遞給了大哥:“媽,我下午過去換你們啊。” “哪輪的到伱換,再說你去了能干嘛?曉曉的嫂子和我輪著換就行了。” 一隊人浩浩蕩蕩的出門了,連李若誠老倆口都跟在了隊伍里。 “還有我呢,”李懷英邊走邊說:“我也可以在那呆兩天。” 隨著聲音的漸漸消失,江山歸置歸置照片重新關上了窗。 今天輪到他去報社值班,再不去就得挨罵了。 正想著,剛走過去的江海又走了回來: “不對呀老三,大年初一的班不是你值嗎,怎么到現在還沒過去?” “馬上就出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