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祭祀上的爭吵-《水滸話事人》
第(1/3)頁
元宵節如期而至。
整個東京聚滿了鬧燈會的百姓。
不過白天街上的花燈都還沒點亮,只有內城東面的太廟人山人海,所有人都等著皇家的祭祀。
皇家祭祀是相當隆重的,后半夜就有禮部官員布置,天明時分祭祀便開始了,最開始便是祭天,從日出開始便擺上了三牲,開始祭祀諸天神佛,
趙佶坐在太廟左側,身后是鄆王、肅王、景王等人。
趙桓則是坐在右側,不過他身后卻是有些寒酸,他還沒有子嗣,只能找了些支持他的宗族撐場面。
趙桓看著一臉笑容的趙佶,又看了趙佶身后的兄弟們,心中有些惱怒,這些人今天是擺明了要他出丑。
一想到趙楷讓他坐在太上皇身后他就一陣咬牙切齒,搞出個大祭祀不說,還要再眾目睽睽之下讓太上皇壓他一頭,這不是擺明了要壓他這個皇帝么。
趙桓自然是不愿意,他寧愿在另一邊和趙佶等人分庭抗禮。
在下一層是一眾藩王和朝中重臣,他們也是分開坐立。
而最下面一層坐的是名滿天下的大儒和弟子文人。
等到滿天神佛祭祀完畢,趙佶這才整理了一下衣冠上臺祭祖。
趙桓雖然有些不樂意,但他還是忍下了,趙佶是他父皇,這祭祖確實該由趙佶負責。
趙佶對于祭祀的流程早就是爛熟于心,他本就是信奉道教,經常組織法會,一套流程下來那是看的觀禮之人贊嘆不已。
一番祭祀接近尾聲,趙佶對著祖先們哭訴起來,說著大宋風雨飄搖,沒有奸賊為禍,外有異族虎視眈眈,說得那叫一個悲從中來,讓圍觀百姓也是跟著悲傷。
可趙佶的話卻是把責任推給了當今皇帝趙桓,似乎一切都是趙桓的責任,和他這個太上皇沒有絲毫關系。
趙桓臉色鐵青,他繼位還沒一年,能做什么事?天下紛亂和他有什么關系?趙佶在位二十五載,一切的禍根不都是他埋下的么?
“太上皇說得不錯,如今天下紛亂,太祖打下的國土失去近半,百姓被賊人蠱惑,天災連連,這都是上天給與的警示!”
趙佶剛剛哭訴完,秀安僖王趙子偁就開口道,他甚至沒有等皇帝趙桓開口。
趙佶等人聽聞這話那是一喜,藩王們這是站在他們這一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