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郡主府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就連皇后娘娘今日從宮里帶來的內(nèi)侍,也被抓了壯丁。 其實早在半個月前,皇后就差了不少人手過來幫忙,不然就憑郡主府那冷冷清清的樣子,以及幾個不諳世事的小丫頭,能布置出這般喜慶的場景? 宮里的教習嬤嬤也在一個月前就過來教規(guī)矩,蕭文君沒學會幾樣,倒是將春夏等一眾丫鬟教得和宮里的女官差不離了,一直到現(xiàn)在,也是忙中有序,未出岔子。 皇后心疼蕭文君沒有父母,兄弟又遠在邊關(guān),她便作為娘家長輩,整個婚禮她主持操辦了一半,這些日子更甚:宮里的奇珍古玩、綾羅綢緞、珠寶首飾等等像流水一樣的,一箱箱抬進了郡主府,給郡主添妝。 如今又會原封不動的抬去毓秀府。 當秋日的陽光沖開晨曦薄薄的的霧氣,郡主府中門大開,悠遠留長的木軸承轉(zhuǎn)動聲響起,率先走出來的竟是一名氣質(zhì)沉穩(wěn)的少年,少年穿著一套嶄新暗紅色錦袍,襯得他清冷的眉眼,也染上了一絲喜色。 身后的人也跟著出來,少年賀泓點點頭,兩側(cè)懸掛于門檐上的鞭炮被點燃,噼里啪啦的聲響,整條街都熱鬧起來。 一條紅毯自郡主府中門而出,順著筆直、蜿蜒的街道,一直連接到了毓秀府的大門口,再繞過曲曲折折的花徑,終點便是王九淵住的院子。 賀泓走在最前面,緊跟在他身后的是吹吹打打的樂師,再就是一抬又一抬的嫁妝,系著紅綢緞扁擔壓得彎彎的,每個人腰間都系著紅腰帶,腳步似跟著樂聲的節(jié)奏,肩膀一上一下的抖動,遠遠看去,很是有韻律喜慶。 皇后可是鉚足了勁兒,定要風風光光的將女兒嫁出去,在“十里紅妝”上下了不少工夫,不僅要紅毯鋪地,更是在紅毯的兩側(cè),每隔一里路搭了戲臺子,戲臺子上唱的戲,都是蕭文君這些年的彪炳戰(zhàn)功。 這一出很是別出心裁,像是她人生回放一般,又像是與過去告別。自然百姓們也看得樂呵,這一日竟比當年王九淵表白那夜的上元節(jié),更加熱鬧,一片繁華太平、盛世安穩(wěn)之景象。 與郡主府新嫁娘的從容淡定不同,毓秀府的新郎官卻是激動得不行,來回踱步,一會兒整理下衣服,一會四處轉(zhuǎn)轉(zhuǎn),就怕哪個位置沒有妥帖到位,留下遺憾。 王閣老被這不爭氣的兒子晃得頭都暈了,簡直是沒眼看,想當年自己大婚時,八方不動的穩(wěn)重,自己兒子竟是半點沒有遺傳到。 “行了,行了……老夫像你這般大時,已經(jīng)是一方父母官了,怎的生了個你這么不穩(wěn)重的兒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