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文昭帝為給當今新帝鋪路,幾乎掃清了所有障礙,又有新帝幼時替蕭文君送嫁的情分在,他的登基之路走得算是平順,生出的波折皆被蕭文君等人壓制了下來。 如今新帝已將權(quán)力牢牢握在手中,朝廷內(nèi)外無不臣服,經(jīng)過十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百姓的日子漸漸好過了,宇文曜叛亂留下的創(chuàng)傷也已經(jīng)恢復,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邊關(guān)穩(wěn)定,四海升平,盛世太平,曾經(jīng)風雨飄搖的大齊,已經(jīng)恢復了元氣。 新帝在對蕭文君過多倚仗的同時,也漸漸生出了不安的心思,蕭文君雖是女子,但已然是功高蓋主、賞無可賞。他可以說是跟著蕭文君長大,對她的人品自然是放心的,就怕其他人生出別的心思。 …… 毓秀府。 蕭文君吹干信箋上的墨跡,疊好放進信封,在其上龍飛鳳舞地寫了幾個大字:母后親啟。 王九淵兩眼放光地看著她做完這一切,連忙走上前來替她揉手腕,“娘子,寫這么多字應是辛苦了,為夫替你揉一揉。” “這下你滿意了?”蕭文君拍開他的手,笑罵道:“你最應該揉的是我的腰,成婚這么多年了,還不知道節(jié)制!” “阿卿和阿言都說還要個弟弟或者妹妹,為夫不努力些,豈不是要讓孩子們失望?”王九淵笑著受了自家娘子的嗔怪,觍著臉就往她身上靠。 這些年來,他早已摸清了娘子的脾氣,順桿往上爬已是練得爐火純青。 “那你此時撇下孩子偷偷溜走,全了兒時笑傲江湖的夢想,就不怕孩子們失望……” 剩下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人堵在嘴里,吞入腹中。 滿室旖旎。 …… 皇城慈寧宮。 孝賢太后疑惑地打開信箋,新帝也好奇地湊過來看。 信中寫道: 世間男兒能做到的,我已經(jīng)做到了,不能做到的,我也都做了。此生已沒有遺憾,從此縱情山水,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只求太后娘娘和皇上能善待蕭家人,足矣! 內(nèi)容簡單明了,如她的心性一般。薄薄的一張信紙,承載了千斤重擔。 閱完,孝賢太后和新帝對視一眼,皆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錯愕。 新帝長舒一口氣,笑道:“朕的義姐,還是那般瀟灑恣意啊!真是令朕好生羨慕!” 孝賢太后也是笑了起來,“這孩子的脾氣秉性當真半點沒變,還是一如哀家初見時那般……” (全書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