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既是結束,又是開始-《季漢大司馬》
第(1/3)頁
清晨已過,朝陽東升,光芒萬丈。
定軍山,南軍大營。
寨門,劉備踱步觀望,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久久不見來人,劉備問道:“子龍回程可有消息?”
王平搖了搖頭,說道:“自昨夜來信之后,便無子龍將軍消息,平已命斥候出營探查。”
趙云設空營計擊敗追擊的曹軍,擔心馬超引來曹操的大軍追殺,向劉備通報戰果后,不敢以寡兵久留關外,遂連夜棄營撤軍。
聽著王平一口的方言,劉備不禁笑道:“卿既入漢軍,當多習雅言。若有朝一日,出任大將,豈不讓人笑話。”
“哈哈!”
左右文武被劉備這句話弄笑了。
王平出身賨人,長期說賨語,說雅言時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讓人頗是想笑。
當然南方各地士人說雅言都有口音,包括霍峻也有,然以今下之形勢,寡有人嘲笑楚音了。
王平紅著臉,拱手說道:“多謝主公厚望,平銘記于心。”
劉備拍了拍王平的肩膀,勉勵說道:“卿雖出身卑微,但頗有見識。無卿識辨山水,安有漢南之勝,望卿勉之。”
劉備入漢中后,一一接見有功之人,與王平交談后多有欣賞,因指路退敵有功,提拔王平為偏將軍。
“平叩謝君恩!”王平行禮下跪。
劉備扶起王平,笑道:“非行大禮之時,卿無需多禮。”
君臣和諧之際,侍從快跑入內,欣喜說道:“主公,子龍將軍得勝歸營。”
聞言,劉備面露歡喜之色,對左右文武,笑道:“虎威將軍歸營,諸位隨孤觀子龍之風采!”
“諾!”
為迎接趙云、黃忠,卻見劉備命營門大開,白毦軍士充當儀仗隊,持矛立于兩側;鼓手敲響金鼓,高奏凱歌。
劉備領著霍峻、陸遜等十幾名文武,親迎趙云、黃忠等一行人。
不用多說,劉備歡迎趙云的禮儀之高,可見他多么喜愛趙云。若是不喜愛趙云,劉備也不會常年將趙云留在身側,命其出任中軍主將。今時作為嫡系將領的趙云力挽狂瀾,劉備臉上亦有光彩。
少頃,只見趙云持槊當前,黃、呂二騎居次,數千軍士目視前方,與有榮焉。
待離營三十余步,趙云翻身下馬,疾步入寨,向劉備行禮,說道:“今云不辱使命,望主公檢閱軍士!”
“拜見主公!”
“子龍辛苦了!”劉備先是親扶趙云,繼而憑空虛扶眾人,說道:“征戰辛勞,多有勞累,快快起身。”
“謝主公!”
劉備看著眾將,慶幸說道:“昨日漢水燒糧,驚險萬分,得見諸君,孤心已安。”
“蒙辜負主公信任,關將軍重托,帳下軍士盡數戰死,唯數百軍士逃脫,請主公責罰。”呂蒙請罪道。
劉備扶起呂蒙,安撫說道:“子明誘敵有功,何罪之有?深入敵境,受制于人,軍士死傷多是難免!”
“謝主公!”呂蒙說道。
劉備目光看向黃忠,關切說道:“孤聞老將軍率軍殿后,不知可有受傷!”
“昨日之戰,得幸子龍將軍相救,忠并無大礙。”黃忠說道。
“老將軍年歲長于孤,當多加小心!”
劉備握著趙云的手,說道:“昨日若非子龍挽救危難,恐怕全營將士難保。”
太史亨趁機插嘴,說道:“昨日趙將軍單騎于門外,嚇得曹軍大部不敢進犯,惶恐而逃。時趙將軍發號施令,弓弩齊發,騎卒沖出,曹軍大敗而走,賊將牛蓋溺死于漢水。”
繼而,太史亨眉飛色舞,說道:“此前趙將軍先救呂將軍,后救黃將軍。張校尉陷入重圍,趙將軍又返身殺回,救得全營將士。”
太史亨被劉備撫養長大,長成后入中軍效力。與劉備關系親近,故而敢在劉備面前說話。
“主公,子龍真可謂虎威將軍也!”霍峻敬佩說道。
劉備見趙云不卑不亢,雄武而立,感嘆說道:“孤雖不臨戰場,但聞昨日之經過,也知其中之兇險。子龍一身是膽也!”
說著,劉備見趙云手背擦傷,心疼說道:“子龍為軍主將,當多加小心,萬不可孤身犯險。”
見劉備摸著自己的手背,趙云惶恐說道:“君臣有別,云不敢受之。”
“來人,為趙將軍擦拭傷口!”劉備吩咐道。
“諾!”侍從說道。
“主公,忠擒得曹操帳下驍將龐德,是否召見?”黃忠請示說道。
“善!”
“帶龐德!”
龐德的箭傷已被醫師處理,從昏厥中蘇醒過來。今被繩索捆住,兩名步卒從左右押著龐德來見劉備。
龐德偏頭而視地,不愿見劉備。
見狀,劉備示意左右,說道:“將軍令明,以勇著關隴,豈可如此怠慢,速解繩索。”
“主公!”
黃忠說道:“龐德勇武~”
“誒!”
劉備按劍而立,笑道:“有漢升在此,孤當是無憂也!”
龐德抬頭望去,卻見劉備按劍而立,面容溫和,儀表非凡,多有龍鳳之姿,讓人難生厭惡。
冷哼一聲,龐德說道:“劉公不知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否?”
劉備捋須而笑,說道:“令明驍勇,孤豈能不信?然孤以為令明卻非如此之人!”
龐德斜眼以視劉備,冷聲說道:“莫非劉公以為德不敢動手?”
聞龐德殺氣之聲,黃忠、呂蒙等將校手按劍柄,隨時準備出手。
劉備揮了揮手,示意眾人放松,笑道:“將軍豈不聞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將軍身懷勇武,不得明主,竟受賊虜所驅使,殘害生靈,敢問將軍今下之死,可謂大丈夫否?”
說著,劉備加重語氣,說道:“何為大丈夫?孤以為上報家國,下安黎民,方可為大丈夫。今不知將軍以為如何?”
龐德嘆了口氣,無言以對劉備。
劉備脫下自己的外袍,披在龐德身上,安撫說道:“今華夏動蕩,漢室傾頹。孤不才,愿提兵平四海,安黎民,興漢室。將軍勇武,孤多曉之,不知愿助孤一臂之力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