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先禮后兵。 趙凱先是訴說了他們的不配。 但同時趙凱又留了一個話頭,隨后對著在場眾人宣布道,“那么這一群人所有的職位下降,或被免職……” “但其中有一人例外!” “那便是我大秦的丞相昌平君熊啟!” “昌平君為我秦國盡心盡力,但恐怕是平日太操勞了,這兩日繁忙于咸陽和鵝城之間的種種事情,無暇他顧……” “大王念昌平君對我秦國之恩,特有特例……” 趙凱此言一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昌平君熊啟身上。 并一臉的震撼。 但他們的震撼不是因為熊啟有多優(yōu)秀,而是因為熊啟在這一場考核中竟然連及格都沒有達(dá)到,并且,在趙凱緊接著公布出的一個排名中顯示,大秦丞相昌平君的成績是在所有人中排名倒數(shù)第三…… 而什么是倒數(shù)第三?! 這基本是沒有分。 之前的考核中,有兩個大秦地方官員交了白卷,所以他們是零分,那么在事實上,其實大秦丞相昌平君的分?jǐn)?shù)就是倒數(shù)第一…… 盡管熊啟之前的答案將整篇答案紙都答滿了! 但讓嬴政趙凱扶蘇等人都很無奈的是,這昌平君熊啟是偏題了呀! 在熊啟的答案中。 熊啟說韓國必滅! 又闡述了韓國的哪些必滅原因,以及秦國由于韓國的這種地方,從而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那就是韓國沒有任何機(jī)會可以存國,更沒有任何機(jī)會一統(tǒng)六國。 而在闡述的最后,昌平君熊啟象征性的給出了一兩點建議,但最后文章弱點還是說韓國無法抵御秦國…… 所以,這昌平君熊啟分析的是頭頭有道,可是偏題了,趙凱能咋辦? 某一瞬間。 趙凱和嬴政都想給昌平君熊啟一個及格分?jǐn)?shù)。 可當(dāng)一想到此次考核之后,這些試卷將成為大秦各地大學(xué)的教材,從而來交給各地官員學(xué)生研究,嬴政和趙凱也就很無奈了。 最后象征性的是給了熊啟一點卷面分。 并讓昌平君熊啟成為了這場考核中的事實倒數(shù)第一! “傳大王令……” “昌平君熊啟有功于秦國,封熊啟為大秦尚書令,統(tǒng)籌六部之事!” 果然是尚書令。 聽到這。 熊啟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然而趙凱這話在旁人耳里聽了,則是心里為之一愣,因為趙凱的這句話很簡短,那就是封熊啟為尚書令,然而卻并沒有如封賞李斯王綰一般,在他們倆的官職之后,還說是保留原職。 所以趙凱沒說熊啟保留原職。 這意思便很明顯了。 那就是,擼了昌平君熊啟的丞相之位,讓昌平君熊啟從此只成為一個名義上的大秦尚書令,職權(quán)和官職,那可謂是從天上掉到了地上。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