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著嬴政如此態度。 李斯連忙搖了搖頭。 “不不不,臣只是給大王訴說一件事情,而不帶有任何的情緒偏見……” 見李斯如此說。 嬴政倒也不逗李斯了。 而是直接開口道,“這件事情李大人就放心吧,因為寡人當然是知道的,甚至那郭開現在在和趙縣長說什么,每一句話寡人都清楚是什么!” “因為趙縣長在和郭開去吃飯之前,便是和寡人一直待在一起,并且,這一次郭開并不是因為要來出使秦國而來的,事實上,郭開是來秦國賠罪的,來給趙縣長賠罪的……” “而趙縣長之所以要這么做,便是因為趙縣長給出了寡人一條可以滅趙的計策,而在這個計策中,趙國的丞相郭開就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 說著說著。 向著李斯。 嬴政也是將此前趙凱和他嬴政商量的一個滅趙計策說了出來。 只見在這一個計策中。 趙國的丞相郭開處于絕對的核心位置。 幾乎所有汽車都是圍繞著郭開進行的。 而這個計策一共分為三步,歷時一兩年。 其中第一步,就是以經濟掌控趙國,具體計策為:讓趙國賣糧食給韓國,在最近的幾國關系中,一直宣揚秦國可能會進攻韓國,并且韓國很有可能據守新鄭,所以韓國需要大量的糧食,而同為三晉之一的趙國,這肯定會看在唇亡齒寒的份上,用糧食支援趙國。 此為第一步中的第一個小點!而這個小點趙國幾乎不會拒絕,而這點的目的便是在于,趙國把糧食給了韓國,那么趙國的糧食就少了,而韓國對于秦國而言,幾乎唾手可得…… 所以最終,趙國給的糧食要么被消耗,要么最后落到秦國手里。 在之后,便來到了第二步。 秦國攻擊趙國和趙國如長平之戰時的對壘。 因為這時候,趙國的戰神李牧絕對會帶著趙國的大軍出現,來和秦國抗衡,就算到時候趙凱為秦國制造出來了重騎兵。 但重騎兵在相互抗衡階段,也沒有太大效果。 所以,在這一個階段,兩國相拼的就在于國力了,而國力的相對就在于兵甲還有糧食,兵甲嗎,因為鵝城的崛起,鵝城和韓國將成為天下的兵甲基地,另外,趙國在支援了韓國糧食后,趙凱將和郭開合作,大舉做空買空趙國的糧食市場。 讓郭開掌握趙國的糧食。 低價買入囤積,高價時緩緩出。 如此,趙國的糧食核心在于郭開手里,而郭開和秦國合作,所以趙國的糧食供應核心就在于秦國以及趙凱手里。 而那時候。 趙國和秦國兩軍對壘。 趙國就很有可能出現如當年長平之戰時,因為趙國的國力和糧食不夠了,所以這時候的趙王必當會主動讓李牧出擊,和秦國決戰,而趙國主動出擊,這對于秦國而言是大利……而李牧如果不愿意出擊決戰的話,那么趙國王室就絕對會臨陣換將。 因為他們的糧食不夠了。 但此時的秦國非是當年的秦國。 當年長平之戰時,秦國的國力和趙國還差不多。 兩國在廉頗白起的對立中,都快差點撐不住了。 如今的秦國在趙凱的改革下,這糧食儲備將大大的增加,所以單憑國力,趙國是對抗不了秦國的,所以,到時候擺在趙國戰神,李牧的面前只有兩條辦法。 一個是戰,一個是被換! 如此,李牧可死,趙國可滅! 這一個計策一共三步,其中一環套一環。 最開始讓趙國給糧食韓國,這只是一個大計策的第一步,其中所藏著的深層奧義,或許有人知道,比如說這個趙國的李牧,但他也阻擋不了。 畢竟唇亡齒寒。 而誰又能預料到這是秦國的奸計! “大王……” “趙縣長的這個計策堪稱完美呀!” “為什么臣之前就沒有想到呢!” “其實趙國看起來那么強,不過是外強中干罷了,要想要徹底滅了趙國,這只需要弱了趙國就行,而弱趙國,這就在于昏君和像郭開這樣的貪腐之臣上!” 到了這一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