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如果沒有趙凱的話。 秦國首先是沒有足夠的經濟來和趙國對抗,也不可能有足夠的軍隊實力讓趙國畏懼,并且這一次滅趙之戰,如果沒有趙凱的計策,李牧也不會死,趙國也不會滅,所以嬴政非常感激! 然而對此趙凱則是絲毫不在意! 只是向嬴政求了一個職位一個地盤,那就是江南之地,是楚國中南部靠近沿海的地方,趙凱讓嬴政將這一塊地盤以后讓給自己來管理,當然這一塊地方還是秦國的,不過趙凱擁有一定的自治權! 對趙凱這樣的一個請求,嬴政當然是樂意的。 可誰知道,隨著秦國滅趙國之后的沒多久,因為秦國的國力實在是太強盛了,滅趙國基本沒有怎么消耗秦國的國力,最終,在趙國被滅亡的半年后,嬴政就根據趙凱的計策,派出了王剪的兒子王賁去攻擊魏國…… 而王賁去進攻天下最堅固的大梁,這久攻不下,結果趙凱則是讓人傳來了一個消息,說是可以水淹大梁,而王賁采用了趙凱的計策之后,果真是破了魏國。 從此魏國也進入了大秦帝國的地盤。 之后,秦國的大兵到達燕國,那沒用多久燕國就戰敗了,畢竟英國的實力很差,到后面,秦國面臨的就只有齊國和楚國兩個天下強國了。 而對于秦國和楚國之戰而言。 趙凱則是做了一個前鋒。 帶著李信的二十萬大軍,從鵝城出發,直入了洞庭湖,之后來到了壽春城下,和項燕決戰,同一時間,因為之前鵝城和楚國的一些合作,導致兩地的鐵路完全貫通,大量的秦國士兵和糧草隨著鐵路來到了楚國的壽春城外不遠處。 所有的士兵加在一起。 共有五十萬,而這五十萬大軍都由趙凱帶領,而那幾乎是沒用多久,趙凱就引誘壽春城內的項燕大軍出來,隨后在壽春城外不遠,用實力強大的重騎兵沖鋒,隨后讓步兵釋放諸葛連弩,以及在項燕大軍退守的路上安放土地雷,導致這一套操作下來。 原本楚國的三十萬大軍就消耗殆盡。 項燕在戰敗之后,則是主動自刎而死。 從此秦國攻占了楚國,目前就只有一個齊國沒有攻占了,結果趙凱接下來所做的事情,那是讓天下人震驚住了,因為趙凱在這個時候孤身入齊國,直接就見到了當時的齊王健,讓齊王健投降。 用五百里的封地來誘惑齊王健。 結果齊王健還真聽了趙凱的鬼話。 選擇舉國投降于秦國,畢竟現在的天下之中,已經沒有其他國家能夠和秦國抗衡了。 齊國在山東之地,最終也只能被秦國吞并,所以與其等秦國屠滅齊國,不如齊國從此投降…… 所以最終選擇下。 齊國選擇了投降。 從此秦國算是徹底一統原本的周朝天下。 而從最開始的韓國到最后的齊國。 秦國一共只花了四年時間,就讓天下臣服在了秦國的鐵騎之下。 如此快的一統天下速度。 讓嬴政都非常震驚,并且非常感謝趙凱! 而最后嬴政也是給予了趙凱所想要的那一塊封地,大概是當年的吳國南部的一塊地,到后來,正值壯年的嬴政,看著趙凱的那一張世界地圖。 興致盎然。 并根據趙凱又給嬴政制定的一個《大秦帝國第三個五年計劃》,嬴政那是在訓練了十萬的無敵重騎兵后,讓得到了趙凱一些計策傳授的馬日天跟著蒙恬一起出征。 結果只有半年時間。 蒙恬就帶著秦國的無敵重騎兵。 大破匈奴,將匈奴的王庭龍城給攻占。 并且將匈奴整個部族吞并,讓匈奴的百姓們全部遷移到了南邊,從此威脅了秦國和趙國多年的兄弟被滅,而蒙恬在攻占了匈奴之后,結果還不滿足,直接就派兩股兵,一左一西的出發。 其中東路士兵,由趙凱的精銳馬日天和張三統領,結果他們就一路打到了新羅王朝,并將東胡給徹底滅掉,讓東胡的數百萬里土地歸了大秦…… 其中西路士兵由蒙恬親自帶領,依靠著秦國巨大的后勤力量,蒙恬一路西征,先是攻占了月氏,在攻占的樓蘭等西域諸國,緊接著滅掉了大宛,和波斯決戰,用了三個月就將波斯王朝給吞并。 從此,整個大秦帝國的疆域,經過趙凱的統計已經超過了一千萬里,并伴隨著秦國在西域設立郡縣,將天山盆地作為了秦國的一個補給站。 在公元前220年的這一年。 秦國和西邊的馬其頓帝國發生了巔峰一戰。 結果蒙恬以十萬騎兵,直接一舉重創并吞并了馬其頓帝國,且蒙恬一路西征,直接就打到了地中海,并讓地中海的歐洲各國臣服于秦國,讓他們成為了秦國的藩屬國。 同一時間。 趙凱在得到了原本的吳國故地后。 趙凱是令人制作出來的蒸汽動力的鐵船,先是帶領著三千的水兵,趙凱成功來到了臺灣島,并讓臺灣島歸屬,隨后趙凱在又修整了兩年之后,以福建臺灣之力作為依據。 徹底攻占了琉球群島以及九州四國北海道四島,還有南邊的菲律賓島,隨后,趙凱還不滿足,那是命馬日天等人,以蒸汽動力的鐵船為依托,在鐵船上放置火炮,按照趙凱的地圖! 南下澳洲! 東去美洲。 西繞過好望角。 以鐵床和鐵炮的無敵實力。 將尚屬原始的地球各個文明征服。 讓他們成為了大秦帝國的附屬國,從此,大秦帝國的疆域南達好望角,北至白令海,沒有東西,因為,在地球這樣一個球體文明上。 大秦帝國的疆域,每一刻,都有了陽光普照。 …… 「這一章很概括,故事到此為止了,謝謝各位,黑大帥就此跪謝,感謝各位的這一程,我們來日再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