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世快遞行業替代鏢局,確實是從明后期開始的,到明后期,都有專門的朝廷郵差了,就是傳遞信件的腳夫。 不過那是民間的,官辦的卻很少。 朱雄英拿著郵字紙片,對眾人道:“這個憑據孤且將他叫郵票,寄件憑票,我們可以分門別類,每一個郵票設置里程,按照里程的長短,折算價格,價格不必定的太高。” “唔,三五文,上限不超過十文錢!” 趙勉有些蹙眉:“這么少?夠驛站人工、騾馬和驛站的成本開支嗎?” 朱元璋看著趙勉,心里滿意的很,你趙勉都嫌少了,百姓還能嫌貴嗎?如此親民,那是對老百姓好,這就好吶! 朱雄英灑然一笑:“趙愛卿只是考慮一封信件價格低廉,那么趙愛卿可知道應天府的基數多大?不說別的,到春闈、秋闈時間,一天的寄信數量要以十萬計,那么折算下來一天多少錢?少數千兩白銀吧?一個月呢?三萬兩吧?” “大明地大物博,那么多州府呢?一個月要多少?三五十萬兩是少的吧?” 一連串的反問,直接讓眾人臉頰開始震撼的僵硬起來! 嘶! 聽到這里,在場的人無不是猛地倒吸一口涼氣。 一群人目瞪口呆的看著朱雄英,欲言又止,根本不知道該說什么,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這看似不起眼的小買賣,甚至可以說是絕對的利民事兒,居然能賺這么多錢? 最為關鍵的是,朝廷這還是惠民之舉啊! 皇太孫殿下,這腦子怎么長的? 這居然都能想得出來? 一群文武大臣的表情皆凝固住了,久久不言,在消化,在吸收,在平復震撼的心情! …… 一上午的朝會開下來,朱元璋非常的開心,紅光滿面。 中午吃飯的時候,忍不住小酌兩杯。 “大孫,你說的這個開放驛站給百姓們使用,實乃惠民之策,咱喜歡得很吶!” 朱雄英笑了,問道:“爺爺,您覺得此事算是商業行為嗎?” 朱元璋擰眉沉思,片刻后表情嚴肅的搖頭:“不算,頂多算是人情世故。” “看看如今的民間百姓,讓人帶信件去異地,都會給帶信人一些臘肉、雞蛋等等禮品,現在給朝廷不過是幾文錢而已!” “這哪里算是商業?哪兒有異地孩子不念爹娘的?這是幫著他們達成心愿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