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代周》
第(3/3)頁
而只要讓明國嘗到痛楚,高氏就能與明國談判。
高智平的想法幾乎與其父親高方如出一轍。
當百里義率軍向騰沖府逼近至五十里地時,明軍的行軍路線就已經被高智平掌握。
于是,一場遭遇戰就不可避免地突發了。
明軍有備,高智平有心。
兩者激烈地碰撞。
新軍勝于戰力、軍械,高氏軍勝于數量、地利人和。
雙方整整打了一天,各有勝負,便各自后撤了。
百里義在撤退后,已經清楚地知道單憑自己現在的兵力攻破騰沖府無望,便安下心來開始與高智平捉迷藏。
高智平卻不上當,新軍全是清一色的騎兵,豈是大理的滇馬能匹敵的?所以,他在追了百里義二十里地后,便放棄了追擊,率軍返城。
百里義無奈之下,只好等待援軍的到來。
所幸,百里義沒有等太久,百里康率六千多人來了。
二者合兵一處,已經有近萬人,由此百里義有了進攻騰沖城的底氣。
休整一晚之后,百里義、百里康率軍以堂堂正正的行軍姿態向騰沖府東門逼近。
這種氣勢就是俗話中的遇神殺神、遇佛弒佛。
高智平眼見明軍援軍已到,知道分寸,便不再出兵相擾,而是與其叔父分守兩門,進行固守了。
百里義部到達東門外三里處扎下營來,此處就是原來的段氏軍被高智平擊潰的地點,但現在形勢已經完全不同,因為現在駐扎的是近萬新軍。(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