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代周》
第(1/3)頁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明國自此開始清理官場。
聲勢浩大的“清官運動”再次刮起,而這次規模更大,涉及更廣,明國除東瀛、高麗、阻卜、吐蕃、大理、女直、敵烈、契丹八個藩國之外,所有疆土之內的各州各府俱被涉及到。
百里無忌以此來洗滌明國這些年來因為開疆擴土而不可避免地收納進的各種勢力。
這場運動從開始到結束,整整花費了近兩年時間。
至少有上萬官員被罷免,上萬官員被流放,不下三萬的官員被調派至大理、阻卜兩藩國出任官職,而至少有三千官員被處死,罪名不詳。
光復十五年年底,“清官運動”收尾之后,百里無忌整頓了明國朝廷中的官員體系,平衡了各個地域、派別勢力的權力掌控。
然后,百里無忌以雷霆之勢,清掃了明軍軍隊將領,所有指揮使以上軍職成為虛銜,包括都指揮使在內的高級將領全部以遙領的方式授軍銜滯留在京城。
也就是說,四十萬各地駐軍、四十萬新軍中,真正掌控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只是指揮使,其轄下軍隊最多不超過六千人。
而指揮使以上的將領皆待在京城,只是名義上統領軍隊。
并且,百里無忌制訂律法,以駐軍、新軍各自體系,每三年輪換各部都指揮使之職,以防止形成小山頭。
光復十六年開春,明國經過文武兩場巨震。開始進入了新的一頁。
五月,百里無忌將八萬御林軍縮減為六萬,仍舊分為四軍分駐金陵府四面。
由百里義總領六萬御林軍。而百里康則為著卸甲歸田之事與百里無忌爭論了整整一晚上,但依舊拗不過百里無忌。
次日,百里康被冊封為明國參謀院第一任院令,掌控明國四十萬新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