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要合資-《造車》
第(1/3)頁
“明面賺回一塊錢,實際上暗地浮虧了兩塊錢!”
再度接到韓皓指示拋售股權的尹慶勛,作為首富的財務大管家,眼下每賣掉一塊錢股票就相當于在自己手臂上狠剁一刀。
股市已經聞到了狂牛怒奔的呼氣聲,中國牛市來臨已經不可避免。
所有人剛熱身準備往上沖,你就要瘦身往回跑,這簡直就是放著金山不要往溝里淌犯了傻。
本想將股權轉讓給機構投資者,沒想到牛市來臨,廣大散戶對中華集團旗下的股票倒是非常熱衷買入。
全球汽車銷量第一,再加上世界首富的加持,對熱衷概念的股民來說比什么財報來得都要靠譜。
當出門買菜的阿姨都開口詢問哪一支股票值得買,再加上社會龐大的80、90后人群開始在互聯網新金融浪潮熏陶下踏入理財之旅,熱錢紛紛涌入股市,牛市就是如此不期而遇。
明明大股東在不斷減持,但股票價格就是在持續上漲。作為韓皓商業帝國支柱的中華汽車和華夏汽車兩支股票,總市值已經朝著1500億美金邁進,直逼老牌王者豐田汽車而去。
“你所購買的每一股中華汽車股票,實際上都為中國工業4.0戰略做出了貢獻。”
雖然不是很理解,但這并不妨礙尹慶勛忠實執行韓皓的安排,另外也不能堵住他自帶牢騷的嘴巴。
若是依照他的安排,韓皓借助此次牛市至少還能將身家增長30%,足以傲視全球富豪榜群雄。
可現在將股權出售的話,韓皓無形之中身家至少縮水了20%,并且對公司的控制權還會削弱。
對老板韓首富的某些投資,例如什么光刻機還有航空發動機,按照全球產業分工布局而論,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極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大規模投資基本上收不回來成果也不多。這些關鍵領域,沒有國家出手的話,單憑首富一個人的力量,基本是螳臂當車無用功。
“失敗了就相當于做公益活動吧,若是連我都不做工業,那其他人就更不會投資了。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
現在而言時間比金錢要貴得多。用錢能買到時間,實際上我還是賺到了。”
韓皓已經認準了自己的方向,實業救國,堅定信心毫不動搖。
從接近50%的股權降到35%,依舊足以讓韓皓保持對兩家核心公司的控制權。
趁著牛市漸起的東風,備受關注的中國科創板終于呱呱落地。從籌備到開板一共只用了180天時間,體現了真正的中國速度。
科創板毫無疑問是為了科技創新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就是打造中國版的納斯達克。
首家獲得批準上市的企業就是ATL,作為中國內地科技創新企業的獨角獸之一,專注于新能源電池研發和生產一條龍的ATL屬于隱形巨人。
依托中華集團龐大的電動兩輪車業務,ATL每年都提供數以千萬塊的新能源電池給消費者,續航里程逐年刷新。另外,奔跑在各大城市之中的新能源公交車,身上都搭載著ATL的鋰電池模塊。
可以說,ATL早就來到廣大消費者身邊,并一直陪伴他們的出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