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切的發展-《逆襲大清》
第(1/3)頁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時間就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
在大多數人都不理解的情況下,張瑞還是“一意孤行”的堅持了自己的觀點。
早在最初之時,張瑞便到管轄直連山周邊的荒地兩個縣衙里了解過情況。直連山原本是個土匪窩,周邊自然沒有居住人家,所以附近三十里的地都是無主荒地。
本來這荒地是誰開荒算誰的,但是張瑞還是花了十多兩銀子把這三十里的荒地以購買的方式買了下來,并在官府登記在冊。
隨著朝廷夏稅的收取,每日牽家帶口投奔而來的無地貧窮百姓不計其數。從最初的三十多戶到如今已經有一百七十戶,加上剿匪隊員的一些家庭搬來,如今直連山的人口有近兩千人。
此時的直連山已經慢慢形成一個新的鎮城,雖然房子都是清一色的泥胚磚草頂房,但都是標著編號,整齊如一。而且每份房屋都是占地一百多平的獨立的四房樣式,依繞山體有規劃有設計的建成。
目前房子都是以每月三十文的價格租借給牽家帶口到來的家庭使用。但,是張瑞向他們表示:如果今后能夠一直遵守直連山的規矩,那么一年后將不再收費。而且住滿三年的家庭,將最終擁有這份房屋。
如此新鮮的好事,自然讓到來的一窮二白之戶歡喜不已,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期待。
與此同時,張瑞還安排了人手集體到周邊去開荒田地。
清貧百姓對于土地的熱情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在山寨充足耕牛的幫助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開荒出來了兩千畝的田地。
廣西雖然是多山之地,但是張瑞大概評估一下直連山周邊三十里內,適合耕種的田地最少有四萬畝的樣子。
按著張瑞的意思,這些田地最終都會分給開荒的百姓們耕種。每戶家庭可以分到五畝。田地分的不算很多,但是張瑞收的租金低??!每畝田只收兩斗的谷子,而且是永不加租,那怕是畝產兩石也不加。就這兩斗的租子還是包含了要給朝廷的稅收。
如果是這樣的租金,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就算是新開荒的田地,只要不是懶得要命的人,那每畝田都能產出八九斗谷子吧!交了兩斗,至少有六斗。那五畝就剩谷子三石。
一季能剩三石的谷子是什么概念?就是家里的人可以天天吃飽飯。這在從前那怕是大豐年都不敢想象的事情,畢竟要交的租稅太多。
這新開荒的田還會隨著耕種產量繼續提高,到時候得是多少的谷子?由不得開荒的人不熱心。于是,開荒隊的隊員們都在張瑞描述的美好未來中卯足馬力的干。
緊接下來日子里,張瑞再次放出令人興奮的消息。剿匪隊將再次招人,此次招募名額為一千一百名。
這次招募剿匪隊員將不再給予安家銀子,而是給田十畝。同時月俸也下降到了每個月五錢銀子,但是五年后退出剿匪隊時還可以再得十畝的田。
一個隊員干五年將可以得田二十畝,這田到時候會直接轉入其名下財產,不過那個時候就得自己繳納朝廷的稅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