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荊州-《逆襲大清》
第(1/3)頁
荊州地處荊江北岸,上鎮巴蜀之險,下據江湖之會,扼守長江天塹,是連接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荊州城又稱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縣,作為縣城而得名。
荊州城墻東西長約一千一百二十五丈,南北寬約三百六十丈,城墻全長三千零八十四丈,高約二丈七。
城墻現有八座城門,兩座門樓。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里面是土城。
荊州城有護城河,全長三千一百五十丈,寬約九丈,水深一丈二,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
由明代時期建城時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墻特別堅固。
同時荊州城墻設有甕城、敵樓、戰屋、炮臺、藏兵洞、復城門,防御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康熙年間,滿清于荊州城中設間墻,東部駐滿洲八旗兵,稱滿城;西部為官衙民舍,稱漢城。
荊州城外,軍營帳篷之中,軍正錢露山滿臉愁容的對著在他對面的馬九路問道:
“馬軍長,如今已經圍守荊州城已經三天了。這三天的進攻給我軍造成了近兩千人的傷亡,可是這荊州城還沒有能拿下,可有什么好計策?”
本來這軍中戰事不該軍正過多過問,畢竟剿匪軍的軍正主要的是工作是生活照顧跟思想指導。但是,戰事的不順讓他難免忍不住去詢問了馬九路。
自剿匪軍進入湖南以來,剿匪軍一直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讓馬九路等人沒有想到,這荊州城的抵抗居然如此之強勢。
特別是這荊州城中滿城的滿人,更是全員上戰場。能挽弓者皆上了城墻,老弱婦幼皆上戰場。
本來張瑞所創的攻城的方法一路而來都是讓清軍頭疼無解,加上守城的綠營兵大多不想著去拼命。
重要的是。這剿匪軍打下來了城池之后都會分田地,對他們這樣投降的綠營兵也不差。所以這一路攻城拔寨以來,剿匪軍碰到真正認真守城去拼命的綠營兵也就不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