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讓它先飛一會-《逆襲大清》
第(2/3)頁
待陳奇俞留意一看,才發(fā)覺圍觀他們的百姓幾乎都已經(jīng)剪去頭上的辮子,開始蓄起了頭發(fā)。
看著此時此景,陳奇俞不由得再次感慨,此地之民竟然大膽如斯,不服王化,想來也是沒救了。
其實也不是這些百姓對剪辮子多自覺。畢竟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的話已經(jīng)流傳了兩三代人了,不是剿匪軍一占領(lǐng)廣東就能讓百姓紛紛剪去辮子。
倘若可以,張瑞也并不想管理百姓的頭上有沒有辮子的問題。畢竟作為新代下的人,什么樣的發(fā)型他沒有見識過?但是為了
如果用清朝同等的手段去剪辮子固然能讓百姓們無奈的剪去頭上的辮子。但是,這會讓百姓們不甘心。畢竟剪去頭上的辮子容易,剪去心中的辮子卻難。
為此,張瑞只能采用更為緩和一些的辦法——交重罰款,而且是按月交。
這樣不但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也可以讓許多觀望之人交錢用作募集軍費之用。
對于交不上這“辮子租借金”的人,一經(jīng)捉住就被強制剪辮子,并要求為官府勞作以補繳錢財回來才能釋放。
起初幾個月絕大部分有錢人都愿意交錢,但是隨著剿匪軍一路高歌猛進,勝利消息的不斷傳來,許多不愿意再出這昂貴的“辮子租借金”的百姓也都紛紛剪去辮子。
慢慢的,形成了沒有剪去辮子的人都被剪掉辮子的人嘲笑的局面。
雖然絕大多數(shù)臺灣水師綠營聽不懂粵語,但是嘲笑之意卻能感受得到。只見他們無不紛紛的低下頭來跟著隊伍行走。
身作俘虜,他們也不在能像平時一般耀武揚威的對付如豬牛一般的百姓。
俘虜?shù)呐_灣水師協(xié)綠營兵們緩緩地由圍觀的人群中穿過城區(qū),進入城郊外安放他們的營地。
自進入安放他們的營地后。他們便被告知,只要不搗亂鬧事,他們將很快會被釋放。同時,在這里的工作都會在釋放之時按天結(jié)算工錢給他們。
很快,五天過去了。
這五天里,他們那些受傷的俘虜們都得到很好的救治跟安置。至于沒有受傷的人,白天則都會被安全到附近的船廠幫工,搬運木頭木板之類。傍晚就會回到營地中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