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不德之罪。 張義成被雷劈純屬是因為自己不修“德行”所至,這與朝廷何干? 朝上會議中,都察院有言官拿出了張義成平日是如何為禍相鄰,魚肉百姓,壞事做盡的證據(jù);更有人大聲指責(zé)張義成為人是如何混賬。勾結(jié)江洋大盜,調(diào)戲婦人欺凌孕婦,甚至連母豬也不放過。 對于朝中的官員為什么會對張義成潑“臟水”,乾隆再清楚不過。至于他手底下的官員是什么德行,他也明白。如果可以的話,乾隆是不愿意下罪一個為朝廷盡忠而亡的將領(lǐng),畢竟這樣會寒了許多為朝廷賣命的人的心。 可是,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如今反賊可是拿著張義成被雷劈之事在宣揚朝廷無德,被天所棄。如果朝廷找不到合理的說法反擊,人言可謂,三人可成虎。 在與朝廷大義相比,即便乾隆再不愿意,張義成都必須成為朝廷的替罪羊。 張義成平日不修德行,罔顧君恩,罪大惡極,以至被天罰雷劈。其家人本該被貶為奴,流放寧古塔。 然,其雖有大罪,但圣上顧念其為朝廷盡忠。故而功過相抵,不作其他處置。 乾隆二十一年,時臨中秋。 秋風(fēng)瑟瑟,庭院深處有高木聳立。一陣微風(fēng)吹過,幾片老黃的由高枝上飄然落下,不由得讓站在庭院中賞景之人倍感秋意蒼涼。 “國公大人,你在這里呢。”蘇云亭由慢步走來,躬身施禮問道, “哦,是云亭啊!找我何事?”正在觀看著紛紛落葉的傅恒回過身子來說道。 “國公大人,蕪湖的知府等一眾官員已備下當?shù)靥厣蒲纾д埓笕艘撇接蒙拧!碧K云亭緩緩的回道。 “知道了,隨我過去吧!”傅恒說完便沒再多看這眼前的景色,邁開步伐離開。 “是,學(xué)生謝過國公大人。”蘇云亭躬身答謝道,隨即不緊不慢的跟在了傅恒身后。 自九江一役戰(zhàn)敗后,剿匪軍一路尾追而來。傅恒所領(lǐng)清軍邊戰(zhàn)邊退,一眾人馬由池州退往銅陵,再由銅陵退守至如今的蕪湖。 由江西一路退守到蕪湖,傅恒本無再作他想,只想著在蕪湖靜候朝廷定下的罪責(zé)旨意。畢竟九江大敗,不管什么原因,自己身為主帥罪責(zé)必定難以逃脫。卻沒想到,朝廷卻傳來“戴罪立功”的旨意。 君恩浩蕩,如何不讓傅恒感激涕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