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短毛賊-《逆襲大清》
第(3/3)頁
“元徽兄客氣了,請。”坐于右邊的柳啟原連忙回敬著說道。
待二人喝下杯中之酒,再次客套的動了筷子。
“多日不見,啟原兄可有聽說南邊兵禍之事?”游元徽咽下口中之肉后緩緩問道。
“我雖然常深居家中苦讀,但也并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之徒。元徽兄說的可是南邊短毛賊之事?”柳啟原瞬間就起來精神回答道。
“說的可不就是短毛賊。要知道我大清可是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死規矩。這辮子乃是命之所在,若非反賊,誰人還敢剪了頭上的辮子。”游元徽回答道。
短毛賊乃是滿清對剿匪軍的另外一種蔑稱。
一則是由于剿匪軍壯大的過快,許多剪完辮子的將士還沒有來得及長出長發就已經進行跨省越境的作戰,故而給滿清的官員看來都是短發的樣子。
二則是剿匪軍事忙,張瑞又習慣于后世短發的整潔易打理,故一直以短發事人。經過精心修剪的短發讓人看著精神,負有陽剛之氣。在張瑞帶動下,剿匪軍上行下效之下,倒也沒有什么異類。估而剿匪軍一直都是以短發形象事人。
以儒家文化而言,要恢復漢家衣冢,自然要談及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焉敢毀傷。
不過話由人定,滿清那如此丑陋的辮子發型都能剃,更何況是看著精神陽剛的短發?
對此,剿匪軍給出的說法是:這是斷發明志,誓死推翻滿清韃子。
至于平民百姓,只要不留滿清那頭象征奴隸的辮子,愛怎么打理自己的頭發。張瑞自然也不會有什么限制。
“他們既然都造反了,自然不在乎什么留不留發的問題。難道他們留著辮子,朝廷就能不砍他們的頭不成?”柳啟原一副再自然不過的樣子,然后拿起酒瓶倒滿二人的酒杯,敬了一杯說道。
“其實這辮子是真丑,不然我們大伙出門也不會都帶著頭上這頂瓜皮帽。只是這上百年殺戮下來的規矩,敢拿頭試刀的還留下誰?”
“啟原兄所言正是。可伶這天下才承平多久,這次不知道又得有多少人死去了。”許啟原吸盡杯中的酒,嘆了口氣回答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