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逆襲大清》
第(1/3)頁
飄香樓,樓高兩層,約一丈有七。底層之大,約占半畝之地。門寬兩丈有余,寬闊的門口上方懸掛著一塊牌匾,匾上用正楷書寫“飄香樓”三個字。
據聞,此字乃是飄香樓的東家花大價錢尋一舉人所得。字雖為楷書結構,筆法卻顯得圓潤,筆鋒落處竟又蒼勁有力,今人望而神怡。
夜,已悄然來臨。
白日里被烈陽烤得炎熱的大地如今也迎來了緩和的降溫。
是夜,月色皎潔明亮。大街上即使是不打燈籠亦可清楚辨物。
城內宵禁前的時間是百姓能在夜里游玩納涼的最好時光。
一陣夜風吹過,帶來夏季特有的清涼感,令人倍感舒爽。
“來了,爺幾位的魚…”
“幾位爺,這是您們點的菜…”
……
此時,飄香樓里面正燈火通明的開市迎客,生意一片火爆。
放工回家梳洗一番后,王立跟蔣威二人此刻已經如約的來到了飄香樓門外。
“二位爺可是過來用飯?不知道是要聽書呢還是聽曲?”飄香樓門外的迎客小二問道。
聽書、聽曲,是飄香樓推出的新鮮事。
這個娛樂稀少的時代,即便是大戶人家能夠在吃飯的時候聽人說書聽人唱曲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更何況是普通百姓,更是不敢想。然而飄香樓卻提供了這樣的服務,這對于一些有需求的普通百姓來說,這種好事要是不占,那就是在吃虧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飄香樓作為一家新開的酒樓才行能如此的生意火爆、客聚如潮。
聽書者,在飄香樓一樓。店家在店內左右的中間點處,分別設了兩個講臺供說書人說書。
由于說書者的門坎相對較低,所以在一樓聽書吃飯的人花費不多,甚至與其他酒樓相差無幾,其主要的消費為底層的平民百姓。
聽曲,自然是飄香樓二樓。唱曲相對說書而來更難些,所以要在這里吃飯的人花費自然也得高一些,消費者多為士子商賈之類,略有余錢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