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唯一目標-《逆襲大清》
第(1/3)頁
徐州,蕭縣
蕭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之交,淮北平原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東臨徐州,南接淮北,北連豐縣,西至西北與永城、碭山毗鄰,并與山東菏澤相望,東南與宿州埇橋區交界,地理位置優越。
但是,蕭縣由于黃泛沖擊原因,形成了西南平原、故黃河高地和東南淺山區三個不同自然區域的結合體,主屬黃淮沖擊平原。
因為沒有得天獨厚的天險掩體,故而,蕭縣亦屬于易攻難守之地,難作兵家重地。
上莊,位于蕭縣城外西南面三十余里處,典型的黃淮沖擊平原之地。
因地處平原,土地肥沃,上莊在乾隆元年便開始陸陸續續的落戶成了上百戶人家的大村鎮。但如今因為受到戰爭的波及,此時的上莊已經空作一片,只剩下成片冰冷的空房子在這里彰顯著戰爭的殘酷。
平原,自古就是步兵的險地,騎兵的馳騁之地。
作為步兵為主的反賊選擇在上莊這里,跟擁有著龐大騎兵的清軍交戰,實在讓人看不明白。
對此,滿清江南剿匪大營的將領無不認為,反賊張瑞不是瘋了就是傻了。
然而,無論外界怎么猜測,事實就是擺在這里。
馬鞍山,蕭縣東南淺山區域。
作為平原地區為數不多的淺山區,馬鞍山周邊地勢自然也是如此。
步兵利于山脈,騎兵愛平川。
然而,馬鞍山作為這區域中已是為數不多的“高山”來說,旁邊的山勢也好不到哪里去。對于常年騎行奔跑的馬匹而已,這點小山丘不過也是如履平地罷了。
馬鞍山西北方向三里處有一山,名遷山。
遷山不高,甚至比起馬鞍山還要矮上少許,勝在山勢較陡一些,更適合駐扎。張之山所領的忠勇軍便被張瑞至于此處。
馬鞍山東北面三里處是許山。
許山無論是高度還是山勢陡斜程度,都要比馬鞍山更像一座山。而王巖所領的赤野軍便被張瑞至于此處。
馬鞍山上則由張瑞所領的一萬近衛軍以及李德所領的尖刀軍進行布防。
三處兵力,彼此間互相照應,呈倒三角形之勢,擺開戰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