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零九章 五德始終-《逆襲大清》


    第(3/3)頁

    “臣,兵部尚書舒穆祿.舒赫德有事上奏。”位于前面的兵部尚書舒穆祿.舒赫德出列說道。

    “舒赫德,你有什么事?”乾隆問道。

    “回皇上,兵部有最新消息傳來,南方的短毛反賊在八月初十時建立偽國,國號為燚。”舒穆祿.舒赫德行禮后回答道。

    “哈哈,反賊取死之道,天地不容。五德始終,天運(yùn)我大清。”剛坐下龍椅的乾隆再次站了起來,大笑著說道。

    關(guān)于五德始終說①,乾隆是打心里不相信的②。不過,乾隆不介意在這個時期利用這個來打壓一下氣勢如虹的剿匪軍,同時還可以像天下人“正”大清國之運(yùn)。

    ……………

    注①:五德終始說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陰陽家鄒衍的歷史觀。“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種德性或性能。“五德終始”指這五種性能從始到終、終而復(fù)始的循環(huán)運(yùn)動,鄒衍以此作為歷史變遷、王朝更替的根據(jù)。

    五德終始說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根據(jù)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jìn)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quán)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shí)踐者。

    五德終始說一直是歷代王朝闡釋其政權(quán)合法性的基本理論框架。“故自秦推五勝,以水德自名,由漢以來,有國者未始不由于此說”。但宋金以后,沿襲千余年的五運(yùn)說最終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趨于消亡。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時任翰林修撰的王惲正式上疏《請論定德運(yùn)狀》,建議應(yīng)該定本朝德運(yùn),但并沒有得到任何回應(yīng)。

    元成宗位之初,有“南人洪幼學(xué)上封事,妄言五運(yùn),笞而遣之”。這次不僅沒有得到回應(yīng),還挨了一頓打。

    終元朝之世,建言定德運(yùn)的人不在少數(shù),可元朝廷并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也就是元朝廷不定德運(yùn)之說。

    注②:乾隆三十八年時,乾隆在《題大金德運(yùn)圖說》的詩序中說的比較清楚:

    五德之運(yùn),說本無稽。自漢儒始言五德迭王,遂推三皇五帝各有所尚,后更流為讖緯,抑又惑之甚矣。夫一代之興,皆由積德累仁,豈遂五行之生剋?而服御所尚,自當(dāng)以黃為正,余非所宜。

    元、明制度尚黃,不侈陳五德之王,其義甚正。本朝因之,足破漢魏以后之陋說。

    更多資料,請自行百度《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真的是想以水德克明朝的火德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