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 三方協議-《逆襲大清》
第(3/3)頁
而安南之所以肯一下子讓出這么多的土地,除了有暹羅北上的威脅外,這里還是前南阮以及西山朝的舊土。這些地方離安南京都河內過于偏遠,有諸多不便。
與此同時,這些地方雖然被南阮占據了不少年,但終究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相對北面之地而言,實屬“窮鄉僻壤”。
如今隨著安南的國力下降,這些地方還隨時可能會被柬埔寨、暹羅甚至占城給吞掉或者是占回去。與其如此,安南覺得還不如直接賣出來,這除了在燚皇那獲得好感外,還能獲得不少好處,何樂而不為?
并且如今這些地區有不少的城池都讓暹羅的聯軍給打了下來。憑安南當前的國力,即便安南不肯在協議上簽字割讓出去,也未必占得回來。
當然,安南也不可能把這些地方明著割讓出來給占城。為了安南的名聲,雙方默認的前提是這些省安南將直接抽調軍隊離開,不再留駐軍,剩下的就需要占城派兵占領。
而占城必須承諾占據這些地方之后不得殺害其中的安南百姓。同時,占城作為回報安南的“仁義”之舉,需在未來十年內每年給予安南五萬兩白銀或者貨物的作為補償。
于是,談判三方本著“友好”“和諧”的交談過后,最終在意見一致的前提下互相簽下了這密談的“和談協議”。
注①:此為阮惠獻于燚朝的進貢樣本,黎維祧在得知后,立馬承諾了一份更為豐厚的。但是燚皇“仁義”,決定就以阮惠的為主。也算是讓黎維祧對國內的官員百姓有個交代,所以黎維祧自然對張瑞感激涕零。
②:掌奇,在安南有土司酋長之意,這有侮辱占城王的意思。
③:柬埔寨,前身為真臘國,吳哥王朝,高棉帝國。因后暹羅圍攻了國都吳哥,來遷都金邊,又為金邊王朝。于明萬歷后,被音譯為柬埔寨,隨后都被稱為柬埔寨。
④:1353年,老撾建立了瀾滄王國,又稱南掌王國,南掌帝國由于內部內訌,于1694年分裂為占巴塞、瑯勃拉邦、川壙,萬象四個小國,最后淪為暹羅(泰國)屬國。
⑤:即后來的西貢、胡志明市所在。此地原本屬于真臘東浦的無人地界,后來大量的明朝遺民到此處開墾,才發展了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