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投緬甸?-《逆襲大清》
第(1/3)頁
當然,杜牧不會傻傻的和張瑞說什么,此時的緬甸是屬于貢榜王朝,它的開創(chuàng)雍籍牙跟明末時的東吁王朝其實沒有什么關系了。
如果杜牧這都不明白張瑞的意思,那他這個職務也完全沒有必要做了。
“這么說來,我們聯(lián)合國的軍隊又有事情可以做了。這次把暹羅也叫上得了,估計文林現(xiàn)在是憋著一肚子氣正找不到地方可以撒,也別說我宗主國不照顧它,只要他們打得好,讓緬甸割給它一些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張瑞說道。
“微臣明白了,一會立馬去吧!”杜牧說著心中也就暗記下了此事。
“對了,緬甸跟滿清什么時候會簽協(xié)議?”張瑞繼續(xù)問道。
“根據(jù)可靠情報,應該就是這兩天的事情了。畢竟他們雙方都不想拖著。”杜牧回答道。
“那好,待它們簽完,你就讓人去鼓動起那些逃來的百姓,讓他們搞個求朝廷出兵解救他們家鄉(xiāng)的儀式,好讓我們占著大義。這樣可以打臉一下滿清也省得朝中一些老頑固又唧唧歪歪的,煩得要死。”張瑞吩咐道。
“是,微臣明白了,定會讓陛下滿意。”杜牧嘴上平靜的說著,心中卻是憋著笑意。
因為張瑞不興以言論罪,所以朝中的一些老大臣們也就開始對張瑞開始了各種各樣的“規(guī)勸”,企圖把這個年輕的皇帝時刻規(guī)范成他們心目中皇帝該有的樣子。
而為了照顧這些老大臣們的面子,爭取當前主流士子們的口碑,所以小問題上張瑞大多也都是“言聽計從”的模樣,這樣也讓很多人為張瑞唱起了不少的“贊歌”。
不過因為張瑞時常要去兵工廠參與研發(fā)新武器,所以他也只能是時常把政務丟給劉睦修等六部大臣以及各大重臣進行商討解決,進而導致經常缺朝,許多的大臣想要見上張瑞一面也不容易。
對比于滿清還算“勤勞”的乾隆,他們暗地里可沒少調侃張瑞不愧有朱家的血脈,這玩物喪志跟不上朝的本事也是學得十足。
后來,有一次張瑞在研究院實在是太過忙碌,也就一連幾天沒有回皇宮。逼得朝中眾多數(shù)的大臣一致發(fā)起諫言,要求張瑞無論多忙都必須回宮就寢,為皇室開枝散葉,鞏固國家國本,安撫民心。
那架勢比起普通百姓家的父母在逼婚后又催生小孩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直到皇后有孕事傳出,張瑞的耳根這才清靜了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