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廣州港-《逆襲大清》
第(1/3)頁
廣州港,或者稱作新廣州港。是在原廣州港(黃埔古港)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整體分為海港以及內河內港。
為了布局南洋,燚朝便在廣州地區設立臨時行政點,所以如今的廣州可以說是燚朝政治中心所在。
今上好海貿,整個燚朝官員無不知曉。此時的廣州港也是朝廷在考慮了未來百年后廣州可能接收海貿船只而特意開辟出來的新港口,故而比起原來的黃埔古港等要大上數十倍不止。
站在高處放眼望去,可看見連綿不絕的大小商船在這里裝卸貨物,不知其有幾十里也,而這還只是內河港,還在建設出來的海港還沒有算上去。
看世界諸國夷人來朝之象,眼前這一幕,如何能不令燚朝的百姓心底振奮?
天擇三年(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初,細綿的陰雨帶過了最后的一絲的寒冷后,廣州的天氣開始變得炎熱了起來。
廣州新城,燚朝新建皇宮所在之處。
比起北京的紫禁城以及南京的明皇宮,廣州新建的皇宮顯得簡單得多。
燚朝的新宮殿摒棄了以往皇室特供使用的金絲楠木和特質的金琉璃瓦等復雜奢華的建材,更多的是使用了鋼筋混泥土結構,整體建筑也以簡約大氣為主,頗有大宋皇宮之風。
不過新城皇宮雖說以簡約為主,但是整個城池的布局卻是大氣非凡。
以街道為例,老廣州城的絕大部分街道寬都不過一丈,建筑規劃上也頗為凌亂,死胡同很多。再加上街道上各家店面懸掛的招牌,只要街道的行人稍微一多,左右不分的混亂穿插,就會顯得整條街道都特別擁擠雜亂。
新城這邊卻是做了整體的規劃,街道最小都是三丈有余(十二米左右),也正式劃分了左右兩邊的車輛馬道以及行人道。也虧現在的廣州居住的百姓不多,若是以后世那數以千萬人計大都市,燚朝想要在這里建立新皇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時在規劃建城時,為了防止新城出現人口過度聚集而堆高房價,致使普通百姓毫無立足之地。張瑞還特意搬來了當初在直連山時下達的政策,讓朝廷預留下一大片的土地用來建造商品房,專門用于普通百姓進行房屋出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