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限購-《逆襲大清》
第(3/3)頁
“先生,我要是沒有猜錯的話,他們應(yīng)該是在購買衛(wèi)生紙②。”珍妮依著肯尼迪的手指看了過去后回答道。
“珍妮,衛(wèi)生紙是什么東西?有什么用?”聞言,旁邊的愛麗絲很是好奇地問道。
“這個也是上兩個月才出來的物品。它是一種很潔白很柔軟的紙,可以用來擦手擦臉,也可以在上完廁所后使用。”珍妮回答道。
“夫人,你是不知道,這東西實在太好用了。我可以肯定跟你說,你只要是用過,就離不開它了。”
“你應(yīng)該也知道,我們歐洲那邊上廁所時一般人家都會使用麻繩、木棍等等,粗糙還破壞弄傷自己。至于有錢人家還可以用布塊來擦,然后再讓傭人洗干凈再用,一些窮人家為了省事甚至直接手來擦或者就直接不擦。”
“而這衛(wèi)生紙不單干凈,使用起來還柔軟舒服,關(guān)鍵是用完就直接丟掉,很是方便。可以這么說,只要是用過的女人,就沒有不喜歡它的。”
“居然有這么好的東西,它也是限購嗎?”聞言,愛麗絲心里有些急切地想要去看看實物了起來。
“這個嘛!它也限購,但不再針對外國人。”珍妮組織了一下語言回道。
“這是什么意思?”雖然珍妮的確是說著英語,可愛麗絲卻沒有辦法理解她的意思。
注①:雖然明朝時,我國就有相關(guān)的白糖技術(shù),但產(chǎn)量有限,依舊只能作為高級調(diào)味品。
清朝出口糖的價格:康熙二十八年:一兩價格17文;雍正二年:一兩價格28文到30文之間;乾隆十六年:一兩價格為30.05文。(乾隆二十一年時,一個短工一天的工資約為10文。)
對于此時的歐洲而言,雖然白糖的價格已經(jīng)從以前的奢侈品下降了不少,但也得等到1850年以后才能逐漸成為大眾消費品。
②:不用懷疑,我國上廁所用紙的普及得到20世紀(jì)90年代后。乾隆時期,能用上草紙的都是大富之家,富裕的中產(chǎn)也就用廁簡,至于其他的各有各的方法了。
此時,歐洲也不見得比清朝好,相反還要差上許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