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雙方協議-《逆襲大清》
第(2/3)頁
到也不是乾隆不想回應,只是滿清當前的八旗新軍還沒有訓練完成,特別是火炮鑄造在數量上也沒有跟得上來。對于燚朝的新式武器,滿清更是完全沒有研制的頭緒。
滿清好不容易才從燚軍的強烈的攻勢中獲得了短暫的和平,哪怕是好大喜功的乾隆也不敢再任性,貿然的撕毀條約進攻大燚。而且就算是乾隆真要任性。選擇誰掛帥也是個問題。基本上讓他非常信任的幾個掛帥人選都被燚軍教會他們做人。如果新軍力量不夠,讓他們再去對付燚軍,也是件頭疼的事情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深度利用日本來消耗張瑞的力量,他乾隆何樂為不為呢?日本越是著急,他乾隆就是越是要悠著點,就是吊著他們,不拒絕說不行,也不說可以。不然日本可不肯拿出自己的箱底實力出來跟張瑞拼個你死我活。
日本使團中也不是沒有聰明人,大概也能猜出滿清的意思,可是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只是回信日本說明了大概的意思。
幕府跟平安京也都明白,自己要是沒有點實力來拖住燚朝,滿清肯定是不會下場的。只能拼命的開始調動起了兵力,展開對燚軍的生死大戰。
由于平安京跟幕府達成了協議,現在是整個日本一心對外。幕府也調動了最后的力量,由十八萬軍力一口氣募集到了三十三的軍隊。可以說是把當前領地上的武士都招募了進來。
平安京方面,在天皇的號召下,連帶著眾多的農奴兵,共擁有兵力達到了五十五萬之數,可以說是領地上是戶戶出丁。
平安京由長洲藩處出兵,進攻九州島;幕府則由大阪出兵,進攻四國島。
雙方兵力合計百萬之數,可謂是空前浩大,以求一戰把燚朝聯軍解決掉,不然最次也得把他們趕出日本島。
于此同時,天皇還下達命令,號召日本的百姓不允許加入漢軍,這是判國是行為,必定不再受天照大神以及各大神的眷顧,死后將進入八間地獄,生生世世永受酷刑。
而所有加入了漢軍的浪人武士也必須要脫離漢軍,不允許為敵人作戰,違者將收回武士榮耀,家族之人世世代代為奴為婢,永無翻身之日。
在幕府跟平安京聲勢浩大之下,九州跟四國的降兵們心再次投向了日本,許多原本投降了燚軍的大名們也暗地里遞交私信給幕府跟平安京,哭訴自己的不容易,其實自己是迫于無奈才想著投降漢人,自己都是“身在漢營心在日”,等幕府跟平安京的軍隊來時必然會倒戈相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