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日本事宜-《逆襲大清》
第(3/3)頁
這位女天皇也就不再能稱為“天皇”,只能是神道教的圣女。
同時,張瑞還特別指出,未來所有神道教的圣女都可以選擇自己心儀之人進行婚配,任何人等不得進行干涉。
如此結果,女天皇自然不敢有任何的異議。事實上,這對于他們“天皇”一脈而言可謂是最好的結局。
隨后,張瑞對天皇一脈進行賜姓:有德。示意其一族未來做事需考慮德行。
比如這個女天皇便被賜名為:有德.惠子。
對此,女天皇卻是頗有異議,畢竟他們是經歷了上千年傳承下來的“神裔”一族,一旦接受張瑞的賜姓,不是赤裸裸侮辱打臉他們?
但張瑞又怎么可能讓他們繼續以“神裔”的身份繼續在日本這么待下去。你們要是神裔一族,我算什么?我這天子的身份不就更是笑話了嗎?
于是,有德.惠子最終也是無奈的接受下來。
畢竟眼前這個人的確有能力把他們一族的人給抹除點,現在還在這里跟她說話,也是仁慈了。如今只是一個賜姓而已,又有什么不能接受呢?
再者,有這個賜姓的存在,一般人也不敢動他們,他們一族依舊可以榮華富貴下去。
而他們一族真的有人可以強大到擺脫燚朝統治時,這個賜姓也就可有可無了。
當然,張瑞要做的不僅僅是給天皇賜姓,還有日本的平民也被“賜姓”,不過他們跟天皇一族不同的是,他們可以自由地創造出自己的姓氏來。
此時的日本除了貴族擁有姓氏外,平民是沒有姓氏的。沒有姓氏,戶籍管理就的很亂。所以張瑞下令讓管理日本的官員們嚴格執行此事件,以方便帝國的管理。至于他們自己創姓是田邊還是田間,官員們就不必多加干涉了。
鑒于江戶幕府在大燚平定日本的作戰中功勛著重,德川家除了可以保留其大名的權益外,依舊被允許作為大燚帝國在日本的管理者。除了德川家,其余那些一早就投降了大燚,并在大燚平定日本戰事中付出汗馬功勞的大名們也都一一獲得豐厚獎勵。
至于戰敗的那些大名們的土地就是直接被剝奪了去,歸由朝廷再分配。
但于此同時,張瑞卻也進一步控制日本境內大名擁有軍隊數量,令每位大名最多不可以擁有護衛隊一千人。他們當前所有的大名武士軍隊除了可以留下自己的份額外,其余的人如不愿意退伍的就會全部打散并入燚軍先遣軍中,參與帝國對北面沙俄的戰事。
同時,日本全境的孩子必須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熏陶,教導他們應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讓他們學會對人應該仁愛、和善,忠君報國,防止他們未來依舊做出畜生行跡之事。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