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朝鮮之危-《逆襲大清》
第(3/3)頁
但是大臣們絕大部分是持反對意見,特別是有大臣舉出大明萬歷皇帝以舉國之力出兵援救朝鮮,前前后后所耗損的白銀將近兩千萬兩,后來朝鮮是被救了,但是大明也因此國力受損,致使后來明朝的滅亡。
可惡的是,后來朝鮮還叛降到了滿清那邊,成為大清的藩屬國。
如今的朝鮮也不是一開始就選擇大燚,它是受不了大清的剝削這才來投的大燚尋求庇護。先不說它沒有誠意之事,就算大燚消耗了國力去救了朝鮮,最終能得到什么?
大燚朝臣有理有據的話,說得李愃自己都覺得羞愧,朝鮮實在沒有臉面可以來大燚求救兵。
不過他朝鮮不求大燚的兵馬還能求哪里的?一旦大燚真的想要放棄他們李家,他們李家就只能成為喪家之犬了。
可就在李愃都感到沒有希望的時候,卻見張瑞是力排眾議,稱朝鮮這么多年來都對大明有思念之意,這點感謝的心意他張瑞替大明給承了。
面對張瑞的強硬態度,大臣們只好妥協,并聲稱:“帝王仁愛賢明是國家的好事,但是朝鮮也不能讓張瑞獨自面對滿朝堂的壓力出兵,得拿出點誠意出來才行。不然一個不仁不義的朝鮮不值得大燚拯救。”
最終,李愃感激涕零的簽下了割讓濟州島的協議,還簽下分期三十年償還的無息戰爭貸款,合計總算八百萬兩白銀,以換取大燚出兵援救朝鮮的機會。
在李愃簽下協議后不久,大燚的海軍就把戰艦開到了在漢城附近的仁川都護府港口外。
看到了海外邊的大黑船后,漢城內的朝鮮臣民們無不歡呼雀躍。大燚的援軍來了,說明在朝鮮馳騁的滿清軍隊只有離開的份了。
大燚海軍的到來讓圍在漢城外的滿清八旗兵們很是慌亂,他們是真的被燚軍給打怕了。很快,圍在漢城外的滿清將領巴林和恒秀就收到了大燚有使者前來拜訪的通傳,兩人不敢有所怠慢,連忙把人給請了進來,看看大燚派人來這里是什么事情。
大燚的使臣只是給了他們三個選擇:
一,留下三成在朝鮮所掠奪的財產給燚軍,他們可以安然的離開朝鮮回去吉利。
二,留下七成在朝鮮所掠奪的財產給燚軍,給他們一個整編入大燚麾下的機會。
三,前面兩個都不選,他們可以立刻離開,不過會受到正在行軍而來的燚軍的攻擊,也可以等燚軍將所有出朝鮮的路給封鎖后,再與大燚決一死戰。
使者表示最多只給他們一天一夜的時間考慮,因為陛下的調令已經下達,一旦燚軍的主力抵達丹東后就會開始布置封鎖出朝鮮的線路。
一旦大燚的封鎖線路完成,為了顧及朝鮮以及大燚的顏面,大燚都不會再給他們選擇的機會,而是直接跟他們開戰,直到所有人被清理干凈為止。
大燚的使者離開后不久,巴林以及恒秀就招來了雙方的屬下進行商議。
最終得出的結論都是拼不過,還是花錢買個安全吧。
而且他們帶了那些多財物回去,相信皇帝陛下也不會怪罪他們了,那他們的至親也是安全的。
當然也有人心里是想著能編入燚軍麾下,哪怕只是隨從軍,未來也是可期的。
大清國已經是沒有希望了。
可是巴林以及恒秀如果不愿意,其他的人自然也不敢太過顯露出來,免得被人扣上一個叛國的罪名,最終死不瞑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