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河北大槍(二)-《今宋》
第(2/3)頁
所以,破甲最好的兵器就是骨朵、金瓜這種短柄重兵器。這種兵器借著馬力狠狠地砸下去,瞬間就能將敵人的鐵甲砸扁,連帶著砸斷他的骨骼。在戰場上,你不一定要瞬間殺死敵人,只需讓他失去抵抗力就可以了。
在后世的CCTV科教頻道里就有人做過實驗,將一扇豬肉掛在鉤子上,上面覆蓋著鐵甲,叫人用骨朵狠狠打過去。表面上看起來,鎧甲和豬肉沒有任何異樣,可里面的脊椎卻已經斷了。
這種騎在馬背上用短重兵器打砸的動作,踏白軍士兵每日都要反反復復練上幾百遍,已經成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幾乎不用多想,手中的兵器已經用最簡單高效的法子抽出去。
沒有刀槍入肉的那令人膽寒的聲響,沒有驚心動魄的慘叫。有的只是一聲聲沉重的敲擊和低低的悶哼。
轉眼,遼人就好象是割倒的麥子,步兵陣也空了一大片。
用摧枯拉朽四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很干凈的戰場,看不到連天的熱血,有的只是不住的沖擊和碰撞。很多人到死,身上都沒有任何的傷口,到處都仆仆的落地聲,還有被馬蹄踩進泥里的喀嚓聲響。
岳云沖在最前頭,直接朝中軍大旗的位置猛撲。他手中的大槍當然不會折斷,刺中敵人身體之后的反作用力也不會折斷他這個大力士的手腕。
這支河北大槍使用的是上好的白蠟桿子,筆直挺拔,韌性極好,乃是他花了許多工夫在弄來的上好槍材。
民間種植白蠟樹乃是喂蟲取蠟,為了方便掛蟲取蠟,樹木長到一定高度就會修剪,使之保持五尺左右的模樣,又讓其朝兩邊生長。不過,用來做槍材的白蠟樹則是另外一種種法,得讓它筆直生長。待長到一定高度,才砍倒修成得用的長桿。因為耗時太長,又不經濟,上好的白蠟桿子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好個岳家槍,這種只為戰陣殺敵所用的武藝來來回回就那么幾招,不外是刺、撩、戳、拍、截、挑等幾個動作,但組合在一起威力卻大得驚人。其實,岳家槍說穿了不外是一種如何培養氣力,如何使力的法門。
作為岳家武藝的嫡傳子弟,岳云此刻如同他父親戰神岳飛附體,每一槍刺出去,必能收割一條性命,
不過,在長槍刺中敵人身體的那個剎那,他手中突然一旋,白蠟桿子彎曲如弓,然后在帶著敵人的熱血在空中掃出一個大圈子,將沖擊力消泯于無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