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東吳的本地世家已經是不愿再以一州之地對抗大將軍蘇木了。 公元220年,吳地孫權自焚于宮室,吳地遂降。 至此,天下大勢已定,大將軍蘇木順勢登基,漢獻帝禪讓,被封為山陽公。 大將軍蘇木也是允許他行使漢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禮樂。 大將軍蘇木登基后定國號為“晉”,年號中華。 大將軍蘇木登基之后,遼東公孫恭也是上表祝賀。 但是蘇木也是命公孫氏交出遼東權力歸還給大漢朝廷。 公孫恭不服,對于蘇木的要求置之不理。 蘇木也是不慣著公孫恭,修整一年后,在公元221年,中華元年,以張遼為主將,徐晃、張郃為副將,領兵五萬,從陸路直奔遼東。 同時以吳地降將陸遜為主將,凌統、周泰為副將,領兵三萬,從青州東萊郡水路出發,直奔遼東。 戰況一點都不激烈,張遼陸路的大軍還未到時,公孫恭就被水路登岸的陸遜逼降。 那張遼都領兵到了大漢北方了,也不能一仗不打啊。 恰好此時烏桓單于蹋頓聽聞遼東公孫恭要反漢,率領麾下烏桓胡騎襲擾幽州邊境,意圖尋找南下劫掠的機會。 可惜,他遇到了張遼。 張遼所部丟了剿滅遼東公孫恭的功勞,正憋著一肚子氣呢。 也是全力的進攻烏桓胡騎,戰后,五十二歲的張遼陣斬烏桓單于蹋頓。 內遷烏桓胡人俘虜,徹底解決了邊境烏桓胡人的襲擾。 至此,大漢境內全境平定,只有荊南零陵和桂陽二郡作為劉備向南發展的基礎。 (全書完!) . ... 文學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