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后記-《臨淵羨漁,不如求而娶之!》
第(2/3)頁
池漁對親情的渴望,白楊的忽視,其實是兩方情感的碰撞。
有些讀者的評論我有看過,也知道大家的槽點,既然池漁有爸爸留的錢又有能力,為何不早早離開白楊?而是要待在梁家受這樣的委屈?
池漁并非是受氣包,也不是瑪麗蘇,她只是想媽媽愛多她一點,這一點她并沒有錯。
但是,期望的愛沒有感受到,才會在積攢夠失望后離開。
我想,大多數未滿年人在這樣的情況都不敢和父母叫板說要脫離家里自力更生。
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女生,有些路池漁是必須走的。
這是她成長的一部分,也唯有經歷過,她才能更寬容地面對人生中所有的阻礙和困難。
這樣的生活才更真實呀。
也說到男主,我在設計凌淵這個人物時,其實想將他塑造得更完美一些,聰明、睿智、意氣風發,所有少年人有的他都有。
但是,一個過于完美的少年,會讓他缺少內在的驅動力。
所以,在我的筆下,他有一些后天的性格缺陷。
在十七八歲的年紀,其實很容易對一個異性產生好感,特別是長得好看的異性。
凌淵對池漁一見鐘情,正如讀者所說的,或許是見色起義。
我不否認這種可能性。
凌淵太好,太耀眼,但是,如他所說的,他也是人,而不是神,他為了高考取得好成績,和所有人高中生一樣,熬夜是他的常態,努力亦是他的代名詞。
任何人都不能看輕一個努力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