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殺神-《拔魔》
第(2/3)頁
越來越多的魔族覺得自己是世上的頂尖存在,將樹的力量占而奪之,不僅不是
“殺神”,反而是對神的一種敬仰。初代三祖了解魔族的歷史,他們共同施展大神通。
遙望尚未發生的未來,預見到道統的衰落與變化。他們知道,只要樹還是力量之源。
只要道士知曉樹的存在,道統早晚會跟魔族一樣產生
“殺神”之念。三祖未雨綢繆,在戰敗魔族的那一天點燃了道火,提前開始
“殺神”之業。三祖很清楚,只憑道統的力量不可能完成魔族未競的事業,道火殺不死樹,他們其實是在用道火隱藏樹的存在,這件事必須立刻就做,因為第一代、第二代道士親眼見到樹的強大與魔族的毀滅,能夠理解此舉的重要性,第三、四代以后的道士就未必了。
禿子隱約有些理解了,
“這就像我娘知道我愛吃糖,就算我對天發誓絕不偷吃,她也會將糖事先藏起來,讓我以為家里根本沒有糖。”在方尋墨看來,樹與糖都能引起渴望,只是強度天差地別,道士們終生都在摒除七情六欲,可是對修行本身的渴望是無法消除的,這種渴望早晚都會將道士引向神樹。
三祖也料到了這一點,隱瞞樹的存在只對低等道士有效,總有個別實力強大的高等道士會猜出或看破真相,有人不在意,有人卻會受到吸引,他們最初可能只是想來看看樹的模樣,一步步走下去,最終會產生跟魔族一樣的貪婪。
三祖于是設置了止步邦幻境,所有進入其中的道士都會通過種種跡象感受到神意,等他們發現這神意與樹無關,其實來自道統的時候,一切皆晚,無論是試圖滅火,還是按照三祖的意思自燃內丹,結果都是一樣的:成為道火的一部分。
用這種方式,道統既隱瞞了樹的存在,又剔除了心志動搖的高等道士——這些人留在道統內部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可謂是一舉兩得。
最初受到誘惑的都是服日芒道士,最近幾萬年才有服月芒和注神道士偷偷進入止步邦,他們的法力更弱一些,引起的幻境微晃,都被止步邦記錄下來。
楊清音一直在安靜地傾聽,禿子卻是有疑問就提出來,
“三祖就不怕后代的祖師也受到誘惑嗎?比如說你,你什么都知道,你要是悄悄進入止步邦,肯定不會被困住。”第七代祖師是最后一個了解全部真相的人,他發明了根本隱遁之法,令道士的三田更加牢固,對記憶的防護前所未有的嚴密,即使是低等道士也很難被人奪念。
在他死后,真相跟樹一樣被隱藏起來。三祖的計劃自然進行,不需要任何人的推動與維持。
幻境就是幻境,火樹王與臣民們的一切行為與思想都已被規劃好。不會像真實的人類與妖族一樣產生無謂的野心,更不會進行出乎意料的冒險。
方尋墨擔任第三十七代祖師千有余年,直到一百年前才知曉止步邦的秘密,并不是因為他比前代祖師更聰明更好奇,而是因為時間到了。
道火不熄,那是因為代代有傳承,燒樹的道火終有結束的一刻,火以樹為柴。
樹以火為養料,到了最后,火與樹將成為一體,火樹的種子則會沖出止步邦,遍布天下,它們或許無意復仇,可天性卻讓它們能夠點燃道士的內丹,那將是道統的滅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