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蒙帥從軍記七【四合一】-《碧落天刀》
第(3/3)頁
蒙方說話,異常直白,厲害分析,平鋪直敘。
卻說得吳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事實上,在看到蒙方兵馬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吳云麾下將軍們,早已經是牢騷滿腹,時不時的小聲嘀咕不已。
“辛辛苦苦這么多年,不但頭道湯被人喝了,大席被人吃了,連點湯湯水水咱們都沒撈著……”
“就是,白打了半輩子仗。”
“看來這蒙大帥在滅韓之后,又要滅魏了,功勞大大的!”
“胃口真大!干脆把六國都滅了吧!就顯他一個人了?”
“眼饞有啥用,人家都打到現在了,難道還會放過剩下的一點點殘羹剩飯?人家實打實的功勞,憑啥分潤給你啊?”
“只怪我等運氣不佳……”
“蒙方麾下這幫家伙,可是真過了癮了,一個個沖天炮一樣升官,特么的……資歷都那么淺……老子就看不慣!”
“……”
諸如此類的牢騷,吳云快將耳朵都聽出來繭子了。
但關鍵是……這事還真怪不得他們。
主將沒本事,比不上人家主將,還不允許弟兄們說說怪話了?
當兵為什么?
打仗立功,建功立業,升官發財,封妻蔭子啊!
可如今仗打了不少,實際的功績卻并沒有多少。
簡直是眼瞅著人家立功發財,自己等人卻連拿軍餉都要臉紅心虛了……
什么?你說你有本事?
切。
你和人家對峙了好幾個月,一點進展都沒有。
人家蒙方來了當天,就擊敗了魏軍。
人家幾天內連下二十多城,摧枯拉朽,望風而降。而你這一路慢的像是烏龜爬。
人家對上魏無忌的大軍血戰,你還在一座一座城池的緩慢的打過去。
等你過來了,仗打完了……
你說,到哪說理去?
平心而論,吳老將軍對于蒙方的戰法是佩服的,但蒙方的戰法實在太險,按照吳老將軍的想法,魏國以魏無忌為帥,據雄關統百萬大軍,就算自己趕到,成兩面夾擊之勢,兵力更是占優,也需攻打一段時日,斗智斗勇一番,方能談到優勝劣汰。
可蒙方就瞄準了自己趕到的前夕,魏軍士氣滑落到谷底,即將觸底反彈的最后時刻,銳勢出擊,一戰功成,這已經不止是膽大包天,而且還有相當的運氣成份,十位成名將帥,未必能有一人做此選擇!
可蒙方就做了這樣子的選擇,而且還成功了,大獲全勝了,你能奈何?!
而今,蒙方更是自動自覺的放棄滅國之功,讓吳云這位老將軍松了一口氣的同時,更覺臉上發熱,羞慚無地!
但他年紀大了,也的確要為麾下將士們謀一下前途。
此次出征,當真寸草不收,不但丟人丟面子,真正的哪哪都說不過去。
就算是蒙方不讓,吳云也是厚著臉皮的要爭一下。
但他沒想到的是,蒙方這么識趣,卻又這么直白,把所有話都說到了明面上!
“蒙上將軍,這份人情,老夫記下了。”
吳云認真道。
“老將軍客氣了。”
蒙方點點頭。
蒙方部修整一天,第二日一早,便即與吳云告別,率軍直赴三界口,大軍若洪流,涌入入趙之路。
“蒙方!絕代將才!吾不如也!”
吳云看著蒙方離去的方向,久久不動,半晌無聲。
……
另一邊。
副將終于鼓起勇氣問蒙方:“上將軍,為何……”
其他幾位將軍也齊齊轉頭看來。
這可是滅國之功啊!
怎么可能就這么輕易放過?
“諸位,我們已經滅了韓國,這已經是潑天的功勞。”
蒙方冷靜的道:“此番滅魏,吾輩固然立了大功,但若是一定要吃干抹凈……將來你們在軍方的地位,就難免孤立了。”
“這還只是其一。”
“吾大秦此次一統諸國之勢明顯,天下一統之余,四海升平,戰事將弭,而我志不在朝堂權勢,最多保留軍職,卻一定不會把握兵權,這也就導致了我們注定難以成為派系,而你們沒有我在上面遮風擋雨,那么……現在就不能太貪,如此才便于將來,融入集體。”
蒙方嘆口氣。
“再者;咱們此番破魏,看似以一己之力打破魏軍主力,但若不是吳云上將軍拖了魏軍這么長時間,更兼此役協助之結果,此役絕難輕了。吳上將軍與其部下功不可沒。若然我們當真把功勞全吃了,我們與吳上將軍這一派,將成死敵,難有轉圜余地!”
“還有就是,兩邊爭功紛擾,勢必會延遲我們進軍趙國戰場以及介入其他戰場的腳步。”
“既然大功已經立下,日后自有公論,此次攻伐諸國,乃是國戰,我們猶有余力,當然要盡速進入另一個戰場,而能盡速進入另一個戰場,便有立下更大功勞的機會。”
蒙方道:“我們的各方馳援,不但送上了人情,擴寬了未來人脈,還能建立更多更大功勞,豈不比于一處與己方戰友袍澤爭擾功勞得好。”
蒙方很罕見的展顏一笑,道:“大家兄弟一場,大家盡心助我成功,我自然要為你們,將未來前路,盡可能鋪得平整一些。”
“大將軍思慮周全,計較尤深,吾等拜服。”
眾位將軍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誠然,滅國之功固然巨大。
但秦國此次發動的是一統之戰,非止獨滅一國,而是覆滅六個國家。
就戰績而言,蒙方的軍隊已經滅了倆。
其他人又要怎么分功勞?
而按照蒙方的作法,功勞依然是最大的,卻分潤給了別人一部分,正是兩全其美,更兼給麾下眾將攢下了許多的人情和人脈,可謂是最聰明最明智的的做法。
“將軍為何……說我們注定不能成為派系,難道將軍您……”
眾將有些著急:“我等愿一生一世追隨將軍!”
“這種話,以后莫要亂說。”
蒙方淡淡道:“我已說過多次,志不在此,當真就是志不在此,此其一。其二,你們現如今每個人修為都比我高,只要活到一統天下,都必然得享高壽。而我資質一般,注定難以長久住世,就算我貪戀權勢,也陪不得你們很久。”
他策馬前行:“所以……我不能影響你們太久。”
“只需要你們將來還記得今日情誼,彼此之間互相照顧一二,就好,與愿足矣。”
蒙方此言一出,眾將齊齊默然不語,突然感覺心頭沉甸甸的。
六天后,蒙方率軍,進入趙境,適逢費心語吳鐵軍正展開總攻,戰況熾烈。
蒙方適逢其會,即刻率軍介入,此一戰之后,趙國覆滅已成定局。
三日后,逃亡中的趙太子高,被蒙方兵馬擒獲,押赴到大帳之前。
“趙國太子?”
蒙方看著面前病弱的青年,頗有幾分意外:“如何孤身逃亡?隨從侍衛何在?”
“俱已走散。”
“此去何為?”
“愿入大秦,聽候秦皇陛下發落。”
“入大秦?”
蒙方本能感覺面前這位趙國太子有些問題,以亡國儲君的身份,竟對于進入大秦,半點也不排斥。
于是派人找出資料查看。
一番調查之余才知道這位趙國太子體質虛弱,先天伴生不足之病,在住世的二十多年歲月之中,曾經有數次暈厥,奄奄一息,幾可說是如風中殘燭的存在。
而最近一次暈厥,乃是在……數年前?
算算時間,好巧不巧正是自己離家從軍的那個時候?
想到這里,蒙方本能的想起了此世第一個殞命在自己手里的那個老頭,竟忍不住生出莫名煩躁之意,更有一股殺意油然涌動。
那趙國太子雖然年輕瘦弱,弱不禁風,但給自己的那種惡感,竟似與當初那個老頭,一般無二,全無二致!
這什么情況?
蒙方心下蠢蠢欲動,只覺不殺眼前之人,日后再難安枕。
在場都是心腹,蒙方心中升起殺機,自有表現。
在場眾人都清楚,大帥想殺眼前之人。
但可是,對方始終有趙國太子這一層身份背景,不可為不敏感。
雖然不知道大帥為何莫名其妙對這位趙國太子起了殺意,這家伙自照面以來,始終沒啥逾距的表現,實在說不上罪咱們大帥啊?
那大帥為何要殺他?
但,這并不妨礙眾將搭臺配合——
一名副將上前一步道:“此子身體孱弱,只怕難以從軍遠行返秦……殺之何妨?”
“孱弱之身,難捱困苦,死于亂軍之中,不過等閑事。”
“不錯不錯。”
蒙方眼中厲芒一閃,從善如流道:“既如此……”
于是,蒙方已經許久未曾染血的手中長劍,又再染了一次血。
說來也怪,眼看著趙國太子高身首異處的尸體,蒙方莫名卻切實的感覺到,自己心里舒服了不少。
“看來就是該殺!”
平心而論,蒙方是真正不明白自己為何突然想殺人,殺眼前這孱弱的趙國儲君。
但就是有這樣的感覺,而且還是兩次。
一次是面對那可惡的老賊,另一個就是眼前這個太子高。
尤其是這一次,全然的沒理由,就是想殺。
在此之前,縱然背負屠夫之名的自己,面對那么多的俘虜,卻從未有一次這樣的奇怪念頭。
想了許久,蒙方仍舊想不明白為何會如此。
“算了不想了。”
蒙方嘆口氣,心下略略歉意的吩咐道:“將此人安葬了吧,禮遇一些,畢竟是一國儲君。”
“是。”
隨后,吳鐵軍遣人前來請蒙上將軍過去喝酒,順便討論軍功分配之事。
于是乎,蒙上將軍很快就將此事給徹底遺忘。
畢竟,統兵百萬的大將軍,手下性命何止千萬?
誰會在乎一個俘虜?
就算這個俘虜乃是什么太子……但那個國,不是都已經滅了嘛?
既然國都沒了,這太子何來?談何儲君?
所以蒙方迅速忘懷了,毫無芥蒂的忘懷了。
……
又三天后。
吳鐵軍停留趙境,整頓兵馬,收拾善后。
而費心語和蒙方則是兵分兩路,穿越趙境,挺進燕國。
而此刻的燕國,已經被馬到成馬到功兄弟攻克。
于是兩路兵馬轉為穿越燕國,猶自馬不停蹄,突入大齊境內。
至此,大秦一統天下的偉業,已經完成一大半,韓魏燕趙已經成為歷史煙云,再不復存。
爭雄諸國,就只剩下一個風中殘燭一般的齊國,還有一個困守一隅的楚國。
不客氣的說,天下已經是大秦的囊中之物,一統觸手可及。
……
山林中,紫帝一聲悶哼,幽幽醒來,方才醒轉,便是一口大鮮血狂噴而出。
“是誰!”
“誰又殺了我的歷劫之身!”
………………
【有點事,提前更新。順便求明天的保底月票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