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討論-《我要上頭條》
第(1/3)頁
一位演講者的狀態(tài)是需要支撐的。
這種支撐感甘敬沒有在拍戲時找到,反而在南加大演講前被記者撩撥的中找到了,藝術沒有國界,但種種因素總是在不斷的劃分不同,而政治毫無疑問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
不過甘敬自然不會說出來這些,他只是積蓄情緒化為演講的力量。
南加大這邊的聽眾有亞歐美非,有導演編劇制片演員,有老師學生社會人,甘敬站在舞臺上看著臺下,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種責任感。
然而,他仍舊不會在這種場合傾訴這種感覺,只是按照既定稿件來進行演講。
去年,全球票房市場是386億美元,北美票房114億,華夏內(nèi)地是66億美元,美中分列第一、第二票房市場。
然而,截止到現(xiàn)在的十一月份下旬,按照估算,今年北美票房會有所下滑,差不多在110億美元的樣子,華夏內(nèi)地則是有86億美元的預估。
雙方的差距是在極快的縮小,另外,北美票房市場是把美國、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習慣性的算在一起,后兩者對數(shù)額的貢獻是在10%左右。
也就是說,華夏內(nèi)地和美國在電影票房市場上的位置在未來幾年內(nèi)很可能就有要發(fā)生變化。
甘敬的判斷是在未來三年之內(nèi),也就是2020年之前華夏就會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票房市場。
只是,在這種漲勢之下,華夏電影的話語權和它的票房市場地位并不匹配,這是甘敬演講之中引用數(shù)據(jù)之后聊到的一個切實問題。
“我很希望在座的各位多多關注華夏市場,不光是浮于表面的機械認識。”甘敬積蓄出來的情緒狀態(tài)并沒有變成聲嘶力竭,反而有些偏中低音,沉厚凝實。
“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同行考慮海外票房的時候會添加華夏因素,但是單純的加上幾個華夏中文品牌,找個華夏人說幾句漢語,我只能說,在未來,在可見的未來,這種做法會越來越不受歡迎。”
“剛才我提到了華夏電影話語權和其地位并不匹配的問題,我很遺憾的感覺到不少專業(yè)人士對華語電影和市場的問題是不以為意的。”
“只是,任何不匹配都會隨著時間被修復,世界電影的秩序顯然會有變化,這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我謹代表我個人和百日紅歡迎諸位前往華夏市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