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爾茨海默癥并不僅僅是一種絕癥,它對社會的影響也是極為巨大的。 因為絕大多數患者都無法自理,需要青壯年勞力進行照料,這對家庭和社會的拖累無疑是摧毀性的。 尤其是將來,人類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青壯年本就越來越少,還需要照顧家中的老人,如果老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癥,那即將到來的長期照料,將比癌癥還可怕許多。 衛康忽然想起數年前輝瑞宣布停止對此病癥的研發項目一事。 結合陳以清在輝瑞的經歷,他頓時明白了對方當初為什么在獲得晉升后依然還要離開。 大概是對輝瑞這樣的醫藥巨頭徹底失望了吧。 想來也是,輝瑞之事當時著實轟動一時。 因為它的行為向社會提出了一個艱難的問題。 每一個藥企,尤其是制藥領域的絕對領軍,都將面對一個社會性難題。 在一些難以治愈的疾病,或者罕見病藥物的研發中,它們究竟應該扮演什么角色? 救世主或收割者?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每個藥企都深處旋渦之中,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新局面。 那就是,新藥研發不斷上升的成本與日漸降低的成功率,它們之間的天平早已失衡。 人們默默思索著,開始尋求新的突破。 衛康對此也曾有過自己的思索。 他當時覺得,也許各大制藥巨頭應該將財力物力投入到也許注定沉默的基礎理論研究中去? 等到基礎理論研究有了重大突破,沒準阿爾茨海默癥的解決也就水到渠成了。 歷史上無數事例都曾證明過這樣做的正確性。 不過當時他還只是個學生,這個念頭在他心中不過一閃而逝。 他從未想過,若干年后,自己會坐在辦公室,執掌著一家新興制藥巨頭。 而公司未來的研發總監,會問出關于阿爾茨海默癥的問題。 他又想起了陳以清后來的經歷。 陳以清從輝瑞離職之后,旋即回國,參與一家國內藥企對阿爾茨海默癥的新藥研發項目中。 這家名叫綠色陽光的國內藥企,后來在這個項目上有了重大突破,已經有新藥上市進入醫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