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龍圖的誕生-《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2/3)頁
“完全可以把這些患者當成醫療大數據來處理,為每個人做基因檢測,建立個性化的基因數據庫,然后開展基于遺傳性疾病的藥物研發。”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個性化醫療’嗎?”
“我有人工智能在手,還怕掌控不了這些數據嗎?”
“不管怎樣,擁有2000萬患者的基因庫數據,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隨后三清可以開發針對性的基因治療,而成本將由患者和醫保共同買單,三清雖然也投入巨大,但起碼不用獨立承擔,這也是一種基礎科研投入,算是為未來醫療投資。”
“這對患者和醫藥公司來說,無疑是雙贏,甚至還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可供開發?!?
“從基因檢測,到基因藥物開發,再到后續的健康保養,形成了一個醫療閉環,如果能夠開發出來,并不缺買單人,也能形成良好的商業模式。”
“如果這種模式能夠成功,將引來源源不斷的患者,必然會開創一種全新的互聯網醫療模式。”
衛康越想越興奮,打開電腦,開始認真思索起可行性方案。
首先,要創建一個app,暫時先讓menkes患者們加入進來,還有之前參加過臨床的sma患者。
患者注冊后,進行實名認證,關聯醫???,然后上傳自己的病例,以及基因檢測信息。
谷膢
當然,三清這邊也可以上傳更詳細的基因檢測數據。
這就形成了一個患者的基因數據庫,以后患者每次看病,吃藥的信息都可以添加保存下來。
這無疑形成了患者版的電子病例,app可以對相關的檢測數據進行詳細解釋,并記錄用藥情況,還可以提醒患者每日按時服藥。
當然,所有這些信息都必須保密,而且提供云存儲服務。
app可以基于基因檢測,提供個人基因組服務,并提供基于個人dna的個性化醫療保健和療法開發。
如果某種罕見病的患者較多,三清就可以開發市場化的基因藥物,患者可以在app上申請臨床實驗名額。
如果患者稀少的病,患者可以采取自付,眾籌甚至分期等辦法,聯系三清針對個人開發小分子藥物或者基因藥物。
技術成熟的話,在研發層面,這并不是非常困難。
app還會開發出針對每個罕見病癥的論壇,里面有該病癥的資料,治療方案,甚至還有自制藥物的方式。
如果病人由于經濟原因或者技術問題,暫時無法獲得基因藥,就可以在論壇獲取相關信息,以及制藥課程,然后像曹陽一樣自制藥物。
甚至app還可以提供共享實驗室,以供有能力的患者自學自制。
總之,如果將這2000萬患者算成一個遺傳性疾病分類來看,此事大有可為。
不但能大大促進三清在基因治療方面的進展,甚至還能大大緩解資金投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