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以清回到實驗室,準備撰寫投稿論文。 多年研究終于出了成果,他不由文思如潮,手指在電腦上噼里啪啦不斷敲擊。 雖然他投身產業界已久,論文寫作水平有些手生。 但讀博士時期練出的手藝活還在,對論文總體思路的把控還是有的,其他的就都是細枝末節了。 越寫越是熟練,短短幾天時間,就炮制好了一篇關于腦神經元細胞再生的論文。 “好了,搞定,接下來就給《CELL》投稿吧。” 陳以清幾番檢查后,對自己的論文還是挺滿意的。 眾所周知,Cell《細胞》,Nature《自然》,Science《科學》,這三本期刊都屬于SCI期刊中的頂級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Cell主要刊登關于生命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發現,自然是最佳選擇,其他兩本雜志刊登的論文則屬于綜合性期刊,橫跨諸多學科,口徑更為寬廣。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上次拉斯克領獎的時候,他認識了Cell雜志的主編斯威特博士,雙方彼此留下了非常友好的印象。 于是,他從抽屜中掏出名片盒,很快找到了斯威特博士的名片,按照上面的郵箱發了過去。 按他的經驗,估計三天之內會有回復,過稿應該沒問題,接下來就會進入編委評審環節。 文章會送給該領域的2-3名專家看,決定是否接受投稿。 如果需要修改的話,專家會匿名寫出評審意見,一般有好幾頁,指出哪些地方不好,需要進一步做實驗,怎么做,然后進行修改,修改后就能被錄用了。 一般來說,一百篇文章里,只有10%左右能通過。 可以說,雜志的編輯們天天都在寫拒絕信。 他們一般首先看文章重不重要,是不是回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其次看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因為有的文章可能對某一專業很重要,但大家都不感興趣,一百個人里面只有幾個感興趣,這肯定是不行的。 最后則看作者的工作和方法是不是有什么特別之處,是否有與眾不同,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總而言之,頂級的雜志,難度也是頂級的,絕對配得上它的地位。 評審過程也比較快,基本一周之內就有回復了。 至于最終刊登在雜志上,要等的時間就比較久了,快則3個月,滿則要半年。 投稿完畢,陳以清愉快地伸了個懶腰,就將其拋到了腦后。 反正拒稿是不可能拒稿的,接下來要在雜志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最快也得三個月后了。 那他還是專心工作吧,沒準發表的時候新藥已經進入臨床了,到時候又可以水,啊不,發一篇臨床論文。 想到這里,不由美滋滋地從同一個抽屜里掏出包薯片,像只倉鼠一樣咔擦擦地吃了起來。 工作了大半天,補充能量的時刻到了。 ****** 鷹國,麻省,劍橋市。 斯威特主編凌晨剛參加完一個科學會議回來,臉色潮紅,頭有些暈乎乎的。 作為雜志主編,他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約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