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年初六,天氣回暖,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地。 眼看快到中午了,孫成仁帶著一家人,慢悠悠地往村里廣場走去。 他已經(jīng)五十多歲,父母年事已高,雖然有老家的兄弟姐妹照看,但每年過年還是要回來孝敬父母。 尤其這次碰上一個遠(yuǎn)房侄子結(jié)婚,便在家多呆了兩天,打算吃完喜宴再回去。 老家這邊的親戚過得都不錯,家家起了新樓,大家都是從小長到大的熟人,見面特別熱情。 一路走來,每家都有人拉著老孫嘮兩句,女兒孫小詩在一旁臉都笑僵了。 等趕到結(jié)婚場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 棚子搭好了,桌椅也都擺好,一眼看過去,大概有個三十來桌。 中央搭著個舞臺,大紅的玫瑰花,一捆一捆地擺在四周。 場地周圍還擺上了花臺,整個地面都鋪好了紅毯。 棚子上綁著一束束紅氣球,喜慶得不得了。 外面還堆著一堆鞭炮和煙花,準(zhǔn)備吃席的時候放。 “嚯,還挺氣派哈。” 孫成仁一邊看著,一邊心里暗自點(diǎn)頭,這婚禮布置得是真不錯啊,非常喜慶,在村里也算豪華氣派了,這個侄子家里條件應(yīng)該還不錯。 一般農(nóng)村的婚宴,男方家里都是前一天就開始熱鬧了。 上午去集市上買菜和酒水,下午忙著摘菜,燒菜,布置婚房。 晚上吃飯,放煙花,看戲班子,唱歌,跳舞等,一條龍下來,鬧到夜里才散場。 而第二天的婚宴,賓客們從上午開始就陸續(xù)到了,等到快中午的時候,人都到齊了,廣場上頓時熱鬧非凡,到處都是嘰嘰喳喳的話語聲。 “哎喲,這婚禮布置得可以啊,漂亮得很。” “那可不,一般婚宴都是16個菜,今天有24個菜,隆重得很呢。” “看來成功家在外面做生意,確實(shí)發(fā)了財,聽說縣城和省城都買了房,怪不得結(jié)婚這么大手筆。” “女方是城里妹子,條件也不錯,長得可漂亮。” “哎喲,這是成仁吧,好久不見了,這是你家小詩?長得真標(biāo)致,啥時候結(jié)婚啊?” 正在東張西望的孫小詩,一臉懵逼地轉(zhuǎn)過頭。 你們聊你們的婚禮,怎么突然就聊到她頭上了? 孫成仁呵呵一笑:“她還小,今年剛大學(xué)畢業(yè)呢,不著急,過兩年再說。” 邊說邊找了一桌坐下來,繼續(xù)跟桌上其他賓客聊天。 “這都中午了,接親的人怎么還沒回來?” “快了,快了,到村口就會放炮,肯定能聽見。” “新娘子聽說可美了,長得跟大明星一樣,待會好好見識一下。” 眼瞅著時間越來越近,大家越發(fā)著急,都不怎么聊天了,一個個伸長脖子朝村口方向瞅著,就等著看看傳說中的美貌新娘子。 沒多久,遠(yuǎn)遠(yuǎn)傳來一陣轟隆隆的響聲。 大家瞬間松了口氣,臉上滿是喜氣洋洋的表情。 “我聽見聲音了,新娘子來了。” “走走,看新娘子去咯~” 小孩子最喜歡湊熱鬧了,聽到聲音后,一個個都跑到村口去圍觀。 大人們還算穩(wěn)得住,坐在酒席上,等著新郎新娘過來。 很快,一列婚車緩緩開了過來,車頭都放著醒目的鮮花,當(dāng)頭的是一輛豪車,足足有十幾輛。 婚車將廣場圍了一圈,停了下來。 一對穿著紅色中式禮服的年輕人,滿臉笑容地從頭車上走下來,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走上了舞臺。 喜慶的音樂聲也隨之響起,不斷有各式煙花騰空而起。 孫小詩第一次參加農(nóng)村的喜宴,看得特別歡樂,拿出手機(jī)不停地卡擦。 “哎,這里沒人,就坐這了。” 一個戴著眼鏡的高瘦年輕人,似乎是跟新郎一起來的,一眼看到這邊有個空位,走過來坐下。 他看到旁邊青春活潑的孫小詩,頓時眼前一亮,笑著開口道:“你好,我叫高遠(yuǎn),是新郎的同學(xué),你們都是他親戚吧。” “嗯,叫我小詩就好。”孫小詩點(diǎn)點(diǎn)頭,正要說點(diǎn)什么,突然一股強(qiáng)烈的臭味撲鼻而來,感覺要窒息了,頓時臉上笑容一僵。 她慢慢地往后靠在椅子上,這才沒有那么難受了。 高遠(yuǎn)渾然不覺,依然笑容滿面,不斷尋找話題聊天。 不斷有一股隱隱的臭味襲來,孫小詩屏住呼吸,整個人都不好了。 但她又不能直說“你有口臭,離我遠(yuǎn)點(diǎn)”,甚至不能表現(xiàn)得太明顯。 只能一寸一寸地往另一邊挪移,盡量拉開一個合適的距離,才能悄悄透口氣。 幸好,舞臺上講話的時候,一道道菜肴飛速上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