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內鏡之王三清-《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3/3)頁
“我們收錢就要收得明明白白,技術含量高的內鏡,超聲刀,價格是不便宜,但一個不銹鋼的推車,材料再貴,需要幾千塊嗎?”
“我知道以前大家賣器械,營銷費用占了大頭,這個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要從配件上賺一筆回來。”
“我也不反對行業明面上的賺錢規則,比如靠超聲刀刀頭這樣的高端耗材賺錢。”
“病人每次手術都要用一片新的刀頭,全國幾十萬例手術,一年累積下來,銷量是非常可觀的。”
“這是一筆正正當當,沒有任何水分的收入,因為用在了病人身上,對他們有切實的好處,至于其他的,都是水分,都要被擠出去。”
陸庭峰啞口無言,心中又是欽佩又是激動,心想,原來老板說的把水分擠干,不是畫大餅啊,竟然是來真的。
他定了定神,說道:“既然衛總這么說,我當然沒問題。”
“超聲刀刀頭的話,以前強生是賣4000-8000塊的,在我們的產品出來以后,已經普遍打了個7折,降到了五千左右,雖然價格高,但質量很好,國內醫院習慣用個兩三次再廢棄,算下來已經不算貴了。”
“這方面,其他國產品牌是比不上的,他們的質量沒那么好,用不了兩三次,一般一次就損耗較大,需要報廢,所以就賣得便宜,大概在2000左右的價格。”
“醫保對超聲刀刀頭的報銷額度比較低,所以病人還是自費多一些,其實兩個用下來價格差不多。”
“我們的超聲刀因為耗能少,能量轉換比高,所以刀頭的損耗很小,跟強生的一樣能用兩三次,這個沒辦法,總有一些沒錢的醫院為了降低成本重復使用,所以我也建議不要賣太便宜,大概比強生低一些就行。”
衛康表示同意:“可以,這個我沒意見,反正刀頭量大,廠家設備可以不賺錢,要靠賣耗材賺錢。”
他想了想,語重心長地解釋道:“老陸啊,其實我們把設備賣得這么貴,也是為了盡快占據國內市場,而且價格低了,也能夠往縣鎮級醫院普及。”
“腹腔鏡和消化內鏡這些微創手術,也是近些年才開始興起的,到現在花了足足二三十年時間,才普及到省市級醫院,如果想要普及到地縣級,尤其是在邊遠地區,還是任重而道遠,起碼還要十年時間。”
“有了我們的努力,也許能把時間大大縮短到幾年時間。”
“我聽不少醫生說,很多地方縣醫院的腹腔鏡設備還很落后,除非是闌尾炎這種小手術,大一點的手術都很不理想。”
“比如說內窺鏡分辨率太低,沒有超聲刀等,像早癌檢測和根治術,壓根都做不了,病人只能去省城做。”
“如果病人要在當地縣城做手術,需要兩點,一個是設備,二個是醫生,醫生好說,就算本地沒有,也可以請省城的醫生過來,價格也不貴,但設備就不好說了。”
“你知道嗎?縣城里癌癥發病率還是很高的,基本上檢測出來的時候大多已經是晚期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還不是因為設備太落后。這些人就算每年都做體檢,也很難在早期檢測出來,往往拖到晚期才發現,給家庭經濟造成了重大負擔。”
“如果我們把價格降低,讓這些先進的設備能普及到縣醫院,很多病癥就能早點檢測出來,病人也能早點做手術,延長了生命和健康,這可是益國益民的大事啊。”
“三清作為行業龍頭,任何決斷都不能僅僅從企業賺取利益的角度來解讀,要有更加宏大的格局,這也是我們能獲得上頭大力扶持的原因所在。”
“我這么說,你能明白嗎?”
陸庭峰悚然一驚,頓時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是我格局太小,覺悟太低,衛總你放心,我一定要把內鏡賣到全國的縣醫院去,讓早癌切除術像闌尾炎手術一樣在縣醫院普及,那時候咱們的心血才沒白費。”
衛康欣慰地點點頭,只覺這番肺腑之言吐出,心中一陣暢快。
三清,正在以他所想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改變整個華夏的醫療界。
假以時日,必然能消除醫療行業的痼疾,將平民化醫療普及到最基層。
此時此刻,他心中浮現出一句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越是困難重重,越是到無人之境,越是要向前探索,不斷前行,才能不負初心,達成所愿!”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