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根生并不知道過去的這段黃金歲月,但這并不妨礙他感知到,現在的自己就過著天堂一般的美好生活。 他也是高中文化的工人,月入過萬,能夠憑自己的工資養活一家老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兩年的收入,在老家縣城,也能買下一套房。 甚至在昆市這樣房價上萬的地方,也能付個首付,每個月幾千塊的房貸也能負擔得起。 唯一的差別就是老婆不能全職,不過他就一個兒子,也不需要老婆全職。 反而兩口子一起賺錢,才更符合他勤勞致富的理念。 除此之外,他也能供兒子上大學,甚至還能直接供到博士。 這樣的生活,已經很符合他心目中黃金時代的標準了。 事實上,跟歷史上那段黃金時代,差距也不是太大了。 這一切背后的原因,同樣令人暖心。 主要是因為衛康將一部分利潤非常大方地讓渡給了員工。 員工里,同樣包含了工人。 沒錯,三清工廠的工人都是正式員工,只不過職級屬于最低級罷了。 但哪怕是最低級的普工,應得的待遇和福利,也絲毫不打折扣。 與黃金時代的資本家不同的是,那時候的企業主,是迫于外在的壓力,才將利潤讓渡給了工人。 在外部壓力消失后,不但光速將利潤收了回來,還盤剝得更加厲害了。 而衛康則是主動,自發地將利潤讓渡給了員工。 哪怕是最底層的工人,他也沒有忘記。 只要是為三清干活的人,就是三清的員工。 就能得到應得的收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這個標準,對其他員工來說,可能不算多,只能算最基礎的保障。 但對于李根生這樣勞累半生,始終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工人來說。 這就是黃金年代,這就是天堂般的生活。 除了讓渡利潤給員工,三清還讓渡了一部分利潤給上下游供應商和代工廠,并在技術上進行扶持,確保他們能滿足三清的嚴苛要求,同時獲得正常的利潤。 這樣的情況下,才有了周邊爆發式出現的各種工廠。 才有了能在這里打工賺錢,養活全家老小的普通工人。 如果說三清的工人能夠月入過萬,有充足的福利保障,甚至每年還有額外的獎金收入,屬于工人中最頂級的那一波。 那周邊工廠的工人,只要勤勞肯干,起碼也會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的收入。 雖然福利比不上三清,加班更多,更加勞累,但這份收入已經比在老家,以及其他地方低端制造業的薪資,要好太多太多了。 這是產業升級和頭狼效應,所引發的群聚性連鎖反應。 當某個行業有一位優秀的領頭者,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從而登頂第一。 隨之而來的不但有贊美和崇拜,自然也有模彷和跟從。 三清靠技術趟出一條血路,其他企業全都看在眼里。 當頭狼已經如水中的巨型漩渦一般,對行業最頂尖人才形成極強的吸引力時。 其他企業要想趕上來,就只有緊隨其后,不斷效彷,才能招到合格的人才。 而有了三清的領頭羊效應,投資人也同樣信心十足,堅信只要花錢就能獲得百倍千倍的收獲,紛紛投入重金。 如此一來,整個行業就如烈火烹油般,得到了升華。 從萬人嫌棄的天坑,變成了人見人愛的風口。 這不是黃金時代,卻更勝過黃金時代。 學生,工程師,產線工人,清潔阿姨...... 人人都安居樂業,人人都有美好的未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