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豁免手術(shù)-《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3)頁

    在人間辛苦服役了60年之后,趙宏的心臟罷工了。

    在心外科醫(yī)生看來,這再正常不過了。

    人的心臟每分鐘跳動60到100次,一生泵血所做的功相當(dāng)于將3萬公斤重的物體向上舉到喜馬拉雅山頂峰。

    如果換作機器,早就壞掉了。

    能堅持60年,屬實是大自然的奇跡。

    其實早在十年前,趙宏就開始力不從心了。

    這些年來,嚴(yán)重的心臟病使他過著毫無質(zhì)量可言的生活。

    一開始是上兩層樓就全身沒力,開不了門。

    再后來是半夜喘不上氣,反復(fù)住院治療。

    到了現(xiàn)在,他幾乎不能走路,稍微動一動就會上氣不接下氣,每個月都要進一次icu保命。

    在兒子的陪伴下,他跑遍了全國的醫(yī)院,每一家醫(yī)院都給他下了病危通知書,醫(yī)生明確表示,只有進行心臟移植,他才有一絲生存機會。

    “正常人的心臟就像一個氣球,到80就是極限了,你的心臟衰竭已經(jīng)到了79,哪怕就坐在床上不動,心臟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一旦破碎,心就沒了。”

    從京城安貞醫(yī)院回來后,心外主任的這番話一直回蕩在腦海里,使他徹底陷入了絕望。

    找到一顆接班的心臟成了他的最大心愿。

    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

    尋找合適的供體心臟進行移植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華夏心衰患者足有上千萬,其中5%會發(fā)展成重癥心衰,進入心臟移植的等待名單。

    每年可供移植的心臟卻只有數(shù)百個,很多心衰病人都在等待心臟移植的過程中死亡。

    在一百個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中,僅有一人能得償所愿。

    趙宏足足等了十年,也沒能等來匹配的心臟。

    到了最后,就連他自己也放棄了,每天無助地躺在床上,用大量藥物維持著所剩無幾的生命。

    他心里知道,自己的心臟已經(jīng)極度脆弱。

    就像醫(yī)生所說,現(xiàn)在他的心衰到了79.9999的程度,心臟就像布滿裂痕的玻璃瓶,哪怕輕輕一聲咳嗽,都能徹底碎裂成一堆渣渣。

    心臟衰竭后,肝,腎,肺,胃等其他器官也會開始功能減退,逐漸衰竭。

    終末心衰患者單純依靠口服藥物治療,1年生存率僅有15%。

    這天,趙宏躺在床上睡得迷迷湖湖,忽然被一陣電話鈴聲驚醒。

    他聽了一下,好像是兒子的手機響了。

    隱隱約約聽到兒子在說話,傳來“心衰”,“動物實驗”,“臨床使用”,“豬羊”等字眼。

    他以為是兒子又在咨詢哪位醫(yī)生,便不再注意,而是盯著天花板怔怔出神。

    60歲了,心臟移植已經(jīng)沒有多少希望。

    這個年齡,哪怕有匹配的心臟,也很難給他了,而是會考慮更年輕的患者。

    除非這顆心臟實在沒人要,才會輪到他的頭上。

    哪怕用腳后跟想想,他也知道這種事情不可能發(fā)生。

    即便幸運地等來了一顆適合移植的心臟。

    迎接他的也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要知道,心臟是最難保存的器官,移植用的心臟都是從腦死亡的人身上現(xiàn)摘現(xiàn)取。

    而心臟從捐贈者體內(nèi)取出的那一刻就開始變質(zhì)了。

    在常規(guī)冷凍儲存條件下,它的保質(zhì)期只有4-6個小時,醫(yī)生必須在這期間完成整個移植手術(shù)的全部過程。

    并非每個接受者都能恰好在場,因此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捐贈心臟都因為缺血時間過長,在運輸途中受到損傷,最終無法用于移植。

    即便勉強上崗,缺血時間越長,移植之后的效果也越差,死亡率也越高。

    由此可見,一場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shù),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能少。

    假如患者身懷大氣運,捐贈者剛好死在同一個醫(yī)院,醫(yī)生又技術(shù)高超,能夠在4個小時內(nèi)完成一場堪稱外科巔峰難度的心臟移植手術(sh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