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四十四章 微創手術新時代-《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1/3)頁

    手術機器人的臨床試驗進行得如火如荼。

    從最初級的闌尾炎手術,到難度極高的心臟搭橋手術,都在機器人的輔助下圓滿完成。

    闌尾炎手術自不用說,哪怕是以往需要開胸施展,并進行體外循環的冠脈搭橋手術。

    心外醫生也能在機器人的輔助下,憑借著10倍放大的3D血管立體視野,僅僅是在患者的胸壁做一個4厘米的切口,就能完成整個手術。

    不但手術創口小,全程無需輸血,術后幾乎無胸引,患者更是第二天就能下地蹓跶,五天就能康復出院,可謂治病救人最佳利器。

    同樣的奇跡還發生在一位極其兇險的貫穿傷患者身上。

    在一個風高夜黑的晚上,這位渾身是血的患者被120送到急診科。

    急診醫生匆匆趕到,看到患者的第一眼,直接就懵逼了。

    患者從高空墜落,身上橫插著兩根長度超過半米的鋼筋。

    一根橫插進盆骨,另一根從左邊大腿根部穿入,又從右邊大腿根部穿出。

    整個場面異常兇險,就連隨后趕來,見過無數大場面的急診科孫主任也為之震驚。

    “這種程度的貫穿傷,我好幾年都沒見過了,無論采取哪種救治手段,對醫院,對醫護,對患者,都是巨大的挑戰。”

    “這么長的兩根鋼筋,甚至都沒辦法放在手術臺上。”

    孫主任當即倒吸一口冷氣,深感棘手,迅速召喚專家會診。

    醫院一邊把患者推去做CT,超聲,心肺等全方位檢查,以便查明傷情,一邊向附近的消防支隊求助。

    消防員趕到后,在沒有影響到病人身體的情況下,立刻用液壓剪切掉了患者身體外突出的鋼筋。

    這時,醫護人員才能將患者放置在手術臺上。

    與此同時,骨科,普外,泌尿外科,麻醉科,血管外科,影像科眾多專家,也拿著患者的檢查結果,充分交換了意見,制定了最終的手術方案。

    “由于這樣的貫穿傷在國內都十分罕見,鋼筋穿透身體,大血管和主要神經密集分布,涉及到多個重要臟器,救治難度極高。”

    “如何避免術中大出血,如何避免損傷膀胱和輸尿管,如何防止術中腸道破損,術中患者血壓如何穩定,如何預防術后感染……”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手術方案肯定需要多學科協調配合,首先由骨科和血管外科醫生開展血管神經檢查,做貫通傷異物取出術。”

    “再進行DSA引導下主動脈球囊阻斷,并由其他外科醫生行貫通傷清創。”

    血管外科劉主任看著患者的檢查結果,侃侃而談,并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并獲得一致認可。

    手術方案確定后,醫生們又面臨了另一難題。

    鋼筋取出過程中,最大的風險在于,容易造成動脈破損,引起大出血。

    此外,有一根鋼筋貫穿盆骨,取出過程還有可能對膀胱,直腸,輸尿管以及密密麻麻的神經造成二次傷害,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手術失敗。

    這種情況下,鋼筋的取出必須精確到亞毫米級別,而且絕對不能手抖。

    手一抖,位置稍一便宜,就會出大問題。

    這種情況下,醫生們立即想到了手術機器人。

    還有比能夠同時進行多項手術的機器人更好的選擇嗎?

    還有比機械臂更穩定,精細度更好的取出工具嗎?

    答案是沒有。

    使用手術機器人,醫生們能在對大腿清創的同時,取出髖部的鋼筋,繼續進行清創縫合。

    多處手術同時進行,也完全不會干擾到彼此。

    而且用機械臂取鋼筋,只要設定好路線和力度,完全可以做到整個過程中,沒有一絲偏差,這個精準度無疑比人手要強多了。

    于是,在三清的幫助下,醫院在最短時間內布置好了手術室。

    給原本就有的手術機器人多配了一個控制臺,這樣就能讓兩名醫生分別操控機械臂,在同一時間,做不同的手術了。

    骨科醫生先是控制著機械臂,將患者左右大腿上的鋼筋取出,隨后清創,縫合。

    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只是流了一點血,就做完了。

    另一頭,血管外科醫生面臨的是更加兇險的髖部鋼筋取出手術。

    為防止術中大出血的發生,取出鋼筋前,便使用手術機器人,在腹主動脈里放置了球囊。

    這樣術中一旦出現大出血,就可以立即擴張球囊堵住血管,阻斷血供,為醫護人員留出約30分鐘的急救黃金時間。

    由于前期準備充分,患者血管和神經損傷風險被降到了最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