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這種褲子,劉瑯的父母只是聽說而已。 “喇叭褲算個屁!” 坐在炕上正看著俄語書的劉瑯心中暗道。 不過在這個時代,這種喇叭褲還真是時尚,要是有個人穿著走在大街上,引起的轟動絕對不亞于裸奔。 “喇叭褲蛤蟆鏡,羊剪帽子大拉毛!” 這是八十年代初時尚的代名詞,喇叭褲和蛤蟆鏡是夏天時尚的裝扮,羊剪絨的帽子和大拉毛圍巾則是冬天潮流的先鋒,要是哪個人有這四種服飾,恐怕會被人當成偶像一樣崇拜。 而再過一兩年,健美褲和皮夾克也會流行起來,穿在身上走在街上,那絕對堪比劉瑯前世米蘭服裝周上的模特。 很顯然,阜城出現了喇叭褲,代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降臨到了北方這種偏僻的小城,不過劉瑯相信,這種服飾進入阜城絕對不是當地政府所為,恐怕又是那幫南方人,十幾年后的書上統稱這些人為“倒爺”,也就是說,“倒爺”來阜城了。 幾天后自己的二叔穿著一件喇叭褲得意洋洋的走進家門。 “大哥大嫂,看看我這喇叭褲怎么樣?” 二叔進屋就大聲叫道,而他后面則跟著三叔和老叔,還有兩個十八九歲的小青年,一個個眼睛里都快冒出了嫉妒的火焰。 “東學,這就是喇叭褲?” 劉瑯的父親一邊詢問一邊用手摸了上去。 “別摸埋汰了!” 劉瑯的二叔一扭身子躲過了大哥的手,然后用手小心的撣了撣,好像真有灰塵粘在了上面。 “哪還有假!這一條褲子我可是花了十塊錢買的,還沒用布票,好看吧!” 劉瑯的二叔得意洋洋地說道。 “老二,你從哪里買的?百貨商店里可沒有賣的呀!” 劉瑯的母親趕緊問道。 “我告訴你………去去,你幾個小子跟著干什么?都走都走!” 劉瑯的二叔對著身后的兩個小青年一聲大喝,對方嚇了一跳,但還是沒走。 “二哥,我們也想買,您就告訴我們吧,放心,我們絕對不會告訴別人!” 一個人求饒般說道。 “嗯,也好,那你們可別告訴別人呀!” 對方的態度讓劉瑯的二叔很得意。 “我是從馬家堡那邊買的,那邊有幾個南方人偷偷在買,一條十塊錢,不光有褲子,他們那里還有一種叫做磁帶的玩意,說是放到收音機里能唱歌,我又花了五塊錢買了一盤磁帶,不過咱家沒有那種收音機。” 劉瑯的二叔從褲兜里套出了一盤磁帶,這磁帶一出,立刻就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只見封面上是一個女人的相片,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看得在場的男人們口水都快留下來了,不光是男人,就是劉瑯的母親眼睛都直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