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加大生產-《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第(1/3)頁
肖南光跟著眾人走了出來,心里也在不停的盤算,胡衛國這個人他很了解,都是當年打過仗的老軍人,對國家的忠誠那是沒話說,國家讓他去死也不會有半點遲疑,但是思想上就有些保守了。
國家為什么要改革開放?不就是計劃經濟無法實行下去,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難不得已而為之嗎?所以改革勢在必行,那么什么是改革開放呢?就是要打開國門,放眼世界,讓自己走出去,了解世界接受世界,在肖南光眼里就是要打破陳規放手一搏。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改革開放,這個問題整個國家都沒有人完全能夠說得明白,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用自己的腳趟出一條路來。
現在的改革只是剛剛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遇到的問題不知道有多少,現在就瞻前顧后,遲疑不定,這么下去怎么實現國家的富強夢想?
國家現在要遼北省擴大產能,雖然一下子提高二成有些超出遼北省的能力范圍,但起碼說明南方的需求增大了,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了,這就是個好現象,你胡衛國做為一省之最高的領導,就要堅決擁護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怎么能當面發起牢騷呢?
有些不妥,有些不妥呀!
肖南光心中暗道,但是他也知道胡衛國當著一位首長的面“放炮”絕不是無的放矢,他的主張在高層那里是有很大基礎的,改革開放是那位大人物在一手主導的,但那位大人物絕不是一言九鼎,很多老人對這種提議都有不同意見,只是他們現在還沒有什么其他的辦法,只能先進行改革開放嘗試一下。
現在看來,改革絕對是利大于弊,而且還是遠遠大于,看看現在沈城的老百姓身上都穿上了“的確良”,“的確良”這種材料可就是從國外進口的紡織機制造出來的,很多人還買了電視機和收音機,短短兩三年就范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這些事實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當然,改革這幾年也有很多不符合國家利益的缺點出現,這也是造成高層的意見還沒有完全統一的原因,肖南光就怕反對的意見占了上風,到時候風風火火的改革就會面臨夭折的危險。
肖南光微微嘆了口氣,改革的路上絕非一帆風順,他希望改革一直進行下去,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他只是省里的一位副主席,副省級的干部聽上去好聽,但已經沒有多少實權,話說回來,胡衛國算是有實權吧,丁惠中算是有實權吧,但改革的總負責人那只有寥寥幾個人而已,他們才是決定改革開放是否可以進行下去的關鍵人物,其他人只能執行,他肖南光更是差得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