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年三十上午九點多鐘,劉瑯一家三口人還是騎著自行車“翻山越嶺”到了劉瑯的姥姥家,吃飯、喝酒、打撲克放鞭炮,一大家子熱熱鬧鬧,這個時代的年味可比二三十年后濃郁多了。 剛過完春節,劉瑯一家人就搬進了市里分給劉東來的福利房,一間四十六平米,三室的樓房,這可是阜城的第一批福利房,專門是為市級領導干部修建的。 雖然是給市級干部修建的福利房,但是在劉瑯看來也就那么回事吧! 推開入戶門,迎面就是一條五米長的走廊,寬度只有一米五左右,在走廊的南側有兩個門,是兩個臥室,北側有三個門,分別是臥室、廚房和衛生間,這種布置也是這個時代的標配。 衛生間距離入戶門最近,近到什么程度呢?打開入戶門就把衛生間的門給擋住了。 這個衛生間只是個不到四平米大的小地方,里面有一個蹲位,雖然簡陋,但這可是室內的廁所,比起以前住胡同時不知好了多少。 廚房還湊合,大概十平米左右,自來水已經接入進來,打開水龍頭就有水流出。 北面的臥室很小,只有七八平米左右,打開臥室門要是不注意就會撞倒炕沿上,沒錯,就是炕,樓房里面是有炕的。 這沒辦法,這個年代沒有集**暖這個概念,起碼在阜城還沒有,首都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統一燒鍋爐了,所以在這些樓房建成后,下面還建立一溜的煤棚子,一家一個,用來放煤泥之類的雜物,用時就從煤棚子里拿到樓上燒爐子,跟土房沒什么兩樣,而且還沒煙囪,只能把窗戶打開,不過冬天的溫度還是要比土房好很多,畢竟一個四十多米的屋子里放了十片暖氣片,起碼不會出現凍手凍臉的情況。 南邊的兩個正房沒有炕,劉東來找人打了兩個木床放到里面,一個屋子是劉東來夫婦住的,另外一個是給劉瑯住的,那有炕的屋子則是給劉瑯太奶住的。 劉東來分到的福利房距離老房也不遠,大概五六百米的距離而已,他帶著幾個弟弟只拿了些被褥就搬了進來,搬入新家,劉瑯一家人自然是非常高興,劉東來還特意給劉瑯打了個木桌用來讀書寫字。 一轉眼三天假期就過去了,上班的上班,年的氣氛也漸漸沉淀了下來,劉瑯的母親也到自己的單位報道,當然,她今年的任務還是去首都照看劉瑯,這是市里面的大領導下達的命令,誰也不敢抵抗,只是劉瑯開學還要有十幾天的時間,這段時間里她還是要裝裝樣子的。 劉瑯在家也沒閑著,除了預習大二大三的課程外,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變形金剛的世界架構寫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