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瑯并沒有參加歡迎儀式,熊懷志教授參加了,回來后非常激動,因為同來的其中一位專家竟然是他四十年前在德國留學時的同學,一晃四十年時間過去了,對方的樣子都已經忘了,想不到今天在華夏大學碰到了對方,真是感慨萬千。 “德國專家?怎么不是美國專家?圣保羅文化聯合會是美國的組織,為什么找幾位德國專家?” 劉瑯發現有些不對勁。 “劉瑯,你說得沒錯,原本是美國人負責這個項目,可是美國政府竟然下令禁止從美國國內出口電爐,所以就讓德國人出面,他們三位都是德國制造行業的頂尖專家,一位還是我曾經的同學,這一次咱們可得好好向他們學習!” “原來如此,德國人果然實在……!” 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學習的榜樣是美國,但是西德與中國的在技術方面的交流卻比美國還多,比如當初國家原本與美國的通用公司進行引進汽車的談判,結果對方瞧不上中國,進而讓大眾公司成為第一家進駐國內的汽車企業,短短幾年時間大眾公司就取得了豐厚的利潤,讓通用公司后悔不已。 劉瑯非常敬重德國這個國家,不是因為他們的經濟實力,而是因為他們的做事方法,嚴謹、守紀、自律、專一,這一點與島國人非常像,而且他們這個民族心胸更加寬廣,具有的同情心,這樣的民族的確值得欽佩。 這樣的民族很可怕,當年那位戰爭“魔鬼”發動的大戰,靠的就是強大的民族之力,靠著這股力量幾乎改變的整個世界,而戰后也是靠著這力量很快就在廢墟中崛起,短短幾年時間就回到了強國的行列,正因為這個民族擁有這么多的優點,所以他們的工業水平非常高,可以說是與美國島國處在同一水平,屬于世界頂尖層次。 正如熊懷志教授所說的那樣,這次他們來,絕對不能輕易的讓他們離開,必須要在這些人身上“榨取”到最大的價值。 第二天上午九點,五個人在熊懷志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試驗室。 一位德國專家年紀大概在四十左右歲,身材很高,同時也很胖,體重得有二百三十多斤,另外一位就是熊懷志教授的那位老同學,年紀比熊教授小一些,但是也得將近七十歲了,滿頭白發非常精神。 “你就是傳說中的劉瑯?哇,太小了,還沒有我孫子大,這么大的孩子怎么有那么大的本領?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 德國兩位德國專家沒有先去看設備,先是走到了劉瑯面前,反正劉瑯的樣子也好認,即使不認識也能一眼看出。 “理查德、巴澤爾先生你們好,歡迎你們到中國來,也歡迎你們到我們華夏大學來!” 劉瑯用流利的德語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