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引進的技術再好也需要人來把它們發展起來,國家在人才的儲備上根本就不夠看,恢復大學才只有六年的時間,畢業生才剛剛步入社會,壓根還不能獨當一面。 比如說保鋼的那些工人們,年齡上也多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了,學習能力已經下降,雖然工資不少,但每天就是工作,基本上也不怎么學習,而且這些人思想保守,有一點技術也要藏著掖著,不肯拿出來傳授他人,這怎么能行? 人才呀!人才呀! 劉瑯不光從巴澤爾身上看到了國家技術方面的缺失,人才培養方面也是個大問題,華夏工業科技的宗旨是什么?一是要建立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實驗室,二就是要培養一批頂尖的工程人員,兩者缺一不可。 “王老,aod電爐買過來后,保鋼公司需要派人參與進來,我希望你們派來的都是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一直閉著眼睛休息的劉瑯突然開口道。 “大學生?” 王鵬微微搖頭道:“劉瑯,不銹鋼技術屬于高科技,我們已經打算派出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工人,畢竟這些人才是我們工廠的主力,至于說那些大學生,才畢業幾年的時間,很多基礎的冶煉技術都沒掌握,他們需要不斷打磨和積累!” 王鵬笑了笑道。 “打磨和積累?嘿嘿,王老,年輕人才是國家的未來,因為他們有朝氣有活力,老工人雖然經驗豐富,但是這些人思想保守,很多人仗著有點能耐就倚老賣老,不愿意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他人,而且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他們恐怕未必比的上年輕人。 所以相比于經驗來說,我更看重的是年輕人的干勁和不怕輸的闖勁,國家的改革是一場沖鋒,每天都會有大量新鮮事物出現,舊的事物會被新的事物所取得,不光是事,人也是如此!” 劉瑯的話讓王鵬的臉色有些鐵青,這太直接了吧!直接的好像是在打自己的臉一樣。 “王鵬,劉瑯說得雖然有些直接,但也是實話,我這幾年來也時常到各地的工廠里去做調查,很多老工人的確如此,人浮于事,不思進取,有一些經驗還不愿意傳授給年輕人,國家要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技術,人才的培養也非常重要,你看看巴澤爾這些人,即便是你這個外國人,人家也能告訴你很多東西,這方面我們得學呀!” 熊懷志也在一旁說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