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二個問題就是那時中國與外國之間的差距已經很大了,這種差距甚至都超過了剛剛建國時的差距,人家西方發達國家靠著高科技產品在十幾年間飛速占領了世界,即便你中國能夠研制出同樣產品,但想要進入市場和人家競爭,這個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兩個方面都因素造成了國家在高科技領域方面的落后,雖然后來奮起直追,可即便是到了劉瑯重生的那一年仍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 劉瑯要把華夏工業科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工業實驗室,他相信這一點還是有希望辦到的,但是一家實驗室哪里夠用?要整個國家都重視起來才行,這就需要那些領導人們制定相關的政策。 用行政命令來支持或者抑制某種行業的發展是國家的“拿手好戲”,比如從建國時期每隔五年就要有一個五年計劃,這個計劃很重要,基本決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 “看來我還得要寫點什么了!” 劉瑯前世就是體制內的人,雖然很不喜歡官場上的那一套,但是耳讀目染之下筆桿子還是不錯的,再加上看的書多,寫起文章來自然順手。 劉瑯準備先寫兩本書。 《第三產業浪潮》這是第一本書。 在第一本書中劉瑯準備第一部分著重要寫出第三產業的優勢和發展,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對世界第三產業的一些分析和描述,說明在世界范圍內,一場以服務為主的產業浪潮即將來臨,國家要牢牢的把握住這場席卷天下的大機遇。 第二部分劉瑯還要對于五年乃至十年內國家服務行業的發展形式要著重分析,比如要借助成本優勢吸納世界的制造業來華投資借以吸收資金,用這筆資金再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用以拉動內需。 第三部分就是告誡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因為在這場浪潮下國家的很多法制已經不再適合,要及時的做出調整,這種調整可不能是被動的,而且主動和積極去適應歷史大勢,只有這樣才能健康的發展。 第(2/3)頁